-
-
全球聚焦:穩經濟,為何這6個經濟大省挑大梁?
7月7日召開的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提出,東南沿海5省市要繼續挑起國家發展、穩經濟的大梁,發揮保障國家財力的主力作用。
-
-
全球熱推薦:公安部制定出臺重點措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記者張天培)記者從公安部獲悉:日前,為了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優勢,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公安部制定并印發了2022年
-
堅持“動態清零”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仍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應對越快速和精準,就越能盡
-
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及時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積極應對困難挑戰,推動經濟運行總體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
-
保暢通就是穩經濟
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全國互認,實行“即采
-
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 開局總體平穩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 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 3%。
-
短期“陣痛”動搖不了中國經濟基本盤
從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勢看,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必須堅守的底線。上海在中國乃至世界經濟中承載著重要功能,封控
-
精準服務群眾出行和經濟民生需求 鐵路清明小長假運輸今日啟動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消息,4月2日,為期4天的鐵路清明小長假運輸正式啟動,至4月5日結束。鐵路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客貨運輸服務、安全生產等
-
人民時評:開年“成績單”彰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
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出實招、求實效,將惠企利民政策實實在在轉化為發展內生動力。畢力同心、勇毅前行,堅持穩中求
-
一圖讀懂2021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
盤點2021年中國經濟三大熱詞:跨周期、反壟斷、共同富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肆虐及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中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
-
世行預測8% 中國全年經濟如何“穩中求進”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主要國際組織的預計,我國全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8%左右,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2月15日表示,這明顯高于世界主要
-
“月考”折射三重壓力 中國經濟能否完成全年目標?
(記者王恩博)中國官方15日公布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當天直言,統計數據清晰地反
-
《2022經濟藍皮書》發布 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有望超過1300萬
12月6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2022年經濟藍皮書》。2022年,考慮到疫情后經濟恢復勢頭持續加快,城鎮男性勞動者退休規模預計大于2021
-
“適時降準”展現中國經濟韌性
今年以來,我國發展遇到疫情多地散發、嚴重洪澇災害、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電力煤炭供應一度緊張等多重挑戰。具有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的中國
-
-
2018年GDP增速為6.6%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完成
統計局今日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億元,同比增長6 6%。
-
潘基文:希望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更大成就
中國在過去40年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惠及本國人民,也為世界人民作出了很大貢獻。這一方面離不開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另一方面也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