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的“大賬” 看得清說得明
2022-12-29 10:46:48 來源:央視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點擊看視頻
(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三年來,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了全球五輪疫情沖擊,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我國經濟規模突破114萬億元;預計今年經濟總量將超過120萬億元。
如何看待三年來我國經濟頂住疫情反彈等多重壓力,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經濟回穩向上具體體現在哪些領域?從全球來看,中國經濟總量占比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說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穩定器”和重要引擎?
過去兩年和今年前11個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分別為2.5%、0.9%、2%,平均CPI上漲1.8%,在全球高通脹的背景下,這樣的物價水平意味著什么?近三年我國重點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在全球多地上演“能源危機”的背景下,我國卻始終保持電力等能源價格的基本穩定 ……
穩增長保民生,殊為不易!那么多的習以為常,背后是無數人的拼盡全力。提質增效、兜牢底線,三年抗疫,我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更多內容,敬請收看本期《央視財經評論》!
編輯:姚亞兵相關閱讀
-
抗疫的“大賬” 看得清說得明
點擊看視頻(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三年來,我國高效統籌疫情... -
【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臨河區一家連鎖...
本網電(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圖古斯畢力格通訊員艾彥)12月26日,... -
【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確保群眾看得上...
“作為三級甲等公立醫院,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發揮好職能,實現‘來... -
全球熱訊:內蒙古亮相第十八屆中國(深圳...
展示文化魅力。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磊攝本網電(內蒙古日報社融... -
【健康在線】為什么要實施“乙類乙管”...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2... -
【“貓冬”變“忙冬”】國內首例排土場...
本網電(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郭洪申實習生白楠楠孫鑫)近日,隨著... -
外部因素強干擾 北向資金“失重”A股市...
【外部因素強干擾北向資金“失重”A股市場】受海內外宏觀經濟與重大... -
60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_頭條焦點
近5日機構合計調研60家公司,同飛股份、九洲藥業、傳藝科技等被多家... -
【短評】摒棄“發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內蒙古是欠發達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 -
焦點速看:【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內...
眼下,正是迎峰度冬的關鍵時期。連日來,國家能源集團勝利能源公司... -
節前走市場丨運輸提速 保障居民蔬菜肉...
作為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樞紐,縣城的農產品上行速度正不斷加速,滿足... -
熱資訊!多地密集召開經濟工作會議 重...
在宋向清看來,促進消費的重點是要積極培育消費新熱點,積極創新消... -
世界快看點丨龍虎榜:8300萬搶籌西安飲...
【龍虎榜:8300萬搶籌西安飲食機構凈買6股外資凈買5股】12月28日,... -
海關總署: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員...
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物品口岸環節針對... -
世界觀點:檢察機關依法對沈德詠涉嫌受...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十三屆全國政協原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原主... -
全球資訊: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145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前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 -
每日簡訊:孫紹騁會見中國華電集團董事...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劉曉冬)12月2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孫... -
悅賞|造化鐘神秀—銀色阿斯哈圖、林海雪...
如果說云南路南石林似一位多情少女,美的秀氣靈動,那么赤峰阿斯哈... -
當前訊息:AI描繪“天宮盛宴
2022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以AI繪畫技術為支持回顧中... -
企業合規系列講堂(十四)陳建軍:第三...
2022年12月27日,西北政法大學企業合規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分院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