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動態丨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現場丨寧城縣農產品直達北京市3200多個村
(資料圖片)
“新鮮、便宜!”近日,多輛滿載茄子、黃瓜、尖椒等蔬菜的貨車從赤峰市寧城縣出發,直達北京市的3200多個村,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線上下單,現采摘現發貨,5萬多斤新鮮蔬菜,不走大型市場、商超,從寧城縣的大棚直達北京老百姓的餐桌,這是京蒙消費幫扶的成功探索,也是北京市鄉村振興局和寧城縣農牧局合作的農產品“產地進村”的成功實踐。從生產端直接到銷售端,對寧城縣來說,這無疑是打開了一個新的廣闊市場;從生產端直達消費端,對北京的消費者來說,蔬菜更新鮮,價格更實惠。
寧城縣三座店鎮雙民大櫻桃產業園的櫻桃熟了。張鵬攝
“這只是個開始,今后在秋冬春蔬菜供應季,我們會形成穩定供貨?!北本┦袛底洲r業農村促進中心三農信息科科長李顯友說。
農產品從產地直達北京市3200多個村,為什么是寧城縣?我們在寧城縣大城子鎮智慧農業示范園區找到了答案。
大棚里,跟以往看到的不同,番茄、草莓不是生長在土地上,而是生長在基質袋里。“我們采用無土栽培,椰糠代替了傳統土壤,解決了傳統種植土壤肥力下降、板結的問題,還減少了土傳病蟲害的發生,并且能循環利用?!必撠焾@區運營的豐碼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蘭宇說。
寧城縣大城子鎮智慧農業示范園區無土栽培的草莓。草原全媒記者黃燕飛攝
示范園區“智慧”感、科技感滿滿。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節水控肥。遍布棚室的智能傳感器,代替工作人員,實時監測整個棚的溫度、濕度、光照及土壤中肥料的濃度、酸堿度。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端了解情況并適時作出調整,保證作物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生長。整個大棚都使用生物防治技術,將農殘控制到最低……
“智慧農業運用新的技術,打破土地、水肥等對設施農業產業的限制,實現了節水30%、節肥40%、增產40%、節省人工30%左右,使農產品的品質和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蘭宇說。
寧城縣大城子鎮智慧農業示范園區遍布棚室的智能傳感器代替人工對草莓生長環境進行實時監測。草原全媒記者黃燕飛攝
“智慧農業為寧城縣設施農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樣板和示范。”寧城縣農牧局總農藝師李春峰說,經歷了27年的發展,寧城縣設施農業迎來了新的突破和機遇。
寧城縣地處北緯41度,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農作物的黃金種植帶。但寧城縣還有另一個特點:人均耕地面積不足4畝,且多為丘陵坡耕地,多數農民靠天吃飯。
致富的路如何走?發展設施農業!
1997年,經過大量調研考察,寧城縣委下發了《大力加強棚室蔬菜建設的決定》,向全縣發出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的動員令。此后連續多年,寧城縣和各鄉鎮在政策、資金上不斷向設施農業傾斜,制定了獎補政策,同時,從土地調換、水電路配套、棚室建造到貸款協調、技術培訓指導等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寧城縣在發展設施農業上是真干、真抓,舍得下血本。在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依然投入大量資金對種植戶進行補貼。并且實行‘三個不設上限’政策,即補貼資金額度不設上限、各鄉鎮建設任務不設上限、對鄉鎮設施農業考核分值不設上限,有效提高了基層干部群眾的積極性,為設施農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痹谠O施農業領域深耕多年,總農藝師李春峰見證了寧城縣設施農業的發展之路。
寧城縣三座店鎮雙民大櫻桃產業園,鮮紅的櫻桃綴滿枝頭。草原全媒記者黃燕飛攝
事實證明,路子是對的。政策推動、效益拉動,越來越多的種植戶主動投入到設施農業生產中。黃瓜、辣椒、番茄、食用菌……豐富的蔬菜品種再加上距離北京近、交通便利的優勢,寧城縣與北京新發地、首農集團、上海江橋市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盒馬鮮生等20余家企業和市場達成合作,成為它們的優質蔬菜供貨基地。
截至2022年,寧城縣設施農業總面積達53萬畝,年產蔬菜126萬噸,產值達53億元。設施農業使全縣農民人均增收7000元。寧城縣也先后榮獲全國蔬菜生產基地重點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等國家級榮譽稱號。設施農業已經成為寧城縣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群眾增收的重要支撐。
“如今,隨著節本增效和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寧城縣又先行一步,種植模式上向智慧農業邁進,銷售模式上從到大型市場到直達消費者,渠道更加多元?!崩畲悍逭f。
我們在寧城縣三座店鎮雙民大櫻桃產業園里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97座日光溫室整齊排列,棚內紅彤彤的櫻桃綴滿枝頭,單果重達12到16克的鮮果正陸續采摘,裝車發往北京、上海、大連等地。
航拍寧城縣三座店鎮雙民大櫻桃產業園。草原全媒記者黃燕飛攝
相比蔬菜,櫻桃利潤更加可觀,但對種植技術要求也更高。園區配置了智能降溫、制熱、除濕模塊機組,可通過降溫、升溫對櫻桃休眠、萌芽、開花、坐果等生長進程進行有效調控,從而控制上市時間,有訂單時隨采隨發,沒有訂單時也不至于過度成熟造成浪費。
“雙民大櫻桃產業園區在打造高端特色農產品、發展智慧農業方面闖出了一條新路,為寧城縣設施農業向高端化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起到了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李春峰說。
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寧城縣設施農業正在進行從優到強的蝶變躍升。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 李霞 魏娜 霍曉慶 康麗娜 呼布琴 黃燕飛 王塔娜 見習記者 肖璐 李雪瑤)
編輯:張彬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全球微動態丨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
“新鮮、便宜!”近日,多輛滿載茄子、黃瓜、尖椒等蔬菜的貨車從赤... -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現場|呼呼...
?呼……呼……呼……聽風來啦!又到了“白色擎天柱”大顯身手的時... -
天天看點: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
祖籍非洲的鴕鳥在阿拉善浩瀚的金色沙漠里安了家!這是一種什么樣的... -
焦點熱訊: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現...
5G時代工廠也跟著大變樣5月17日我們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最大的食... -
每日視點!國家節水型城市已建成145個
5月14日至20日是2023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主題為“推進城市節... -
周清玉接受審查調查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周清玉涉嫌嚴重... -
兩周凈流入超40億 鋰電池龍頭獲外資逆...
本周A股主要股指震蕩上漲,滬指微漲0 34%,深證成指漲0 78%,創業... -
蘇丹沖突雙方達成為期7天的?;饏f議-焦...
當地時間20日,蘇丹武裝部隊和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在沙特吉達簽署了為... -
小滿拉開主汛期序幕 南方雨勢增強局地...
今天(5月21日)迎來小滿節氣,這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節氣中... -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陳溯)記者20日從中國農業農村部獲悉,目前... -
住建部:我國已建成11批共145個國家節水...
5月14日至20日是2023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主題為“推進城市節... -
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
國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5月21日在海南三亞發布我國深???.. -
【環球播資訊】烏蘭察布市“五劑良方”...
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微企業發展中經常面臨的老大難問題,針對這一... -
惜水節水護水良好氛圍形成 內蒙古縣...
5月14日至20日是第32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在此期間,我區各地... -
為殘疾人托起穩穩的幸福——寫在第三十...
呼和浩特市殘聯為各旗縣區殘疾人免費發放輔助器具,為他們的出行和... -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我在現場】寧...
“新鮮、便宜!”近日,多輛滿載茄子、黃瓜、尖椒等蔬菜的貨車從赤... -
【弘揚蒙古馬精神】半個世紀堅持不懈沙...
初夏的甘德爾山滿目蔥蘢、生機勃發。順著起伏的山路向山中行進,成... -
這一次,“美債炸彈”會爆嗎?(環球熱點)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日前也兩度致函美國國會,表示美國財政部最快將于6... -
全球快訊: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簽約98個重...
簽約的制造業項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生物醫藥、裝備制造、... -
今日熱文:金色相框 | 習近平主持首屆...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新華社攝影部新華社陜西分社聯合制作編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