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生物育種領域 技術創新中心在興安盟獲批 天天簡訊
(資料圖片)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高敏娜實習生韓雨格)近期,興安盟創建的“內蒙古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獲批,這是全國首個生物育種領域技術創新中心,也是興安盟獲批的首個自治區級技術創新中心。
技術創新中心是科技領域的重大平臺載體,目前,全區僅有9家自治區級創新中心,包括本次興安盟獲批的內蒙古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定位于打造全區生物育種創新引領型新高地、全國種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生物育種“硅谷”,將重點圍繞玉米、大豆、水稻、飼草、菌類等主要農作物領域進行相關研究和產業化發展,針對優質、高產、高抗等重要性狀,加快實現基因轉化與選擇突破,根據不同作物和生產實際,探索生物育種多元化開發機制和成果轉化模式,建設生物育種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示范基地,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中心將重點解決原創探索性研究和創新不足、種業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種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產業化不暢、重點作物種質資源缺乏等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全面推進自治區生物育種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糧食安全和種業安全。同時,為加快推進創新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創新中心的關鍵作用,制定出臺《興安盟行政公署關于支持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措施》,為中心提供政策、資金、體制等保障。
內蒙古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促進興安盟創新主體與科技興蒙“4+8+N”合作主體的協同創新,強化與國內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生物育種領域專家的合作,將生物育種領域的技術、人才、成果等各類優勢資源集聚興安盟。
編輯:石堯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全國首個生物育種領域 技術創新中心在...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高敏娜實習生韓雨格)近期,興安盟創... -
前4個月內蒙古5項規模以上能源工業指標...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發布最新統計公報... -
全球看點:成功登頂!
今天(23日)上午,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科考登山隊員成功登頂。... -
停車費上熱搜,南寧市長鞠躬道歉,新措...
5月22日,南寧市審計局派出審計組,進駐南寧慧泊停車場服務有限責任... -
主力復盤:超7億搶籌化學藥 6億凈買劍橋科技
今日(5月23日)大盤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均跌超1%,滬指創階段收盤... -
日本政府正式出臺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
有記者問:5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出臺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 -
當前時訊:美財長警告美國“極有可能”...
耶倫當天致信國會領導人說,從以往債務上限危機中得到的教訓是,如... -
小波Plus科技成果展亮相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
5月21日,隨著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最后一個公眾參觀日的結束,由微企... -
萬人空巷搶工廠 掌上明珠家居夏季大促來襲
5月20日至6月19日掌上明珠家居超級搶工廠,搶工廠直供,享底價狂歡。... -
即時:拜登麥卡錫連續三周密集談判債務...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在1月19日達到31 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 -
青少年健康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
5月12日,由新華社指導,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 -
俄方說烏武裝分子潛入俄境內 烏方:與...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綜合新華社駐莫斯科、基輔記者報道:俄羅斯別爾... -
當前要聞:2022年這些新物種被收錄,這...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生物?這個問題一直難有確切答案。曾有研究發現... -
當前聚焦:我國將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
城市燃氣、橋梁、供水、排水、熱力、電力、電梯、通信、軌道交通、... -
我國自然指數貢獻份額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制圖:張丹峰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2022年的自然... -
環球快資訊丨“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
5月23日凌晨3時03分,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科考隊一行11人... -
國家網信辦: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增強數...
一是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持續拓展網絡... -
環球今日訊!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突破10...
什么是基層“三保”?一般來說,“三保”指的是?;久裆⒈9べY... -
紫氣東來,魅族全新晨曦紫配色,再次詮...
相信很多人對于紫色這個浪漫的色彩都有著很強的喜愛之情,所以手機... -
全球要聞:農機智能化助力“天府糧倉”建設
每小時旋耕整地超4畝、施底肥超過20畝、插秧5畝以上……在“天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