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蒙古馬精神】人沙共舞 點沙成金——防沙治沙的內蒙古探索 天天要聞
阿拉善的沙,世人皆知。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三大沙漠由北向南貫穿其全境,沙化土地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一次,我們卻在這片土地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三大沙漠鎖邊治理,形成了“綠帶鎖黃龍”的壯觀景象。在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吉蘭泰鎮、巴彥諾日公蘇木、宗別立鎮4個梭梭肉蓯蓉產業基地,一望無際的梭梭林延伸向沙漠深處。就在1個月前,4個基地共53.2萬畝人工接種肉蓯蓉剛剛結束春季采收,正醞釀期待著白露時節的第二次采收。
庫布其的綠,亦是世人皆知。植被覆蓋率達到53%,曾經的“風干圪梁”變成了良田畦畦、綠樹森森、花香陣陣的產業小鎮;曾經的“銀肯塔拉沙漠”如今只存在于高速路的標牌上。
這一次,我們看到了更大的驚喜。在億利光伏治沙示范基地,大片的光伏板努力吸收陽光制取綠電,光伏板下種著優質牧草和甘草、馬鈴薯等作物,光伏板間雞、羊成群,這種“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的立體光伏治沙新模式,是庫布其沙漠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又一杰作。
作為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在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進程中,內蒙古從不缺這樣的驚喜。
沙,在風的助威下瘋狂肆虐,吞沒良田、侵襲家園,曾經也是貧困的根源。生態要保護,經濟也要發展;治沙,也要治窮。如何用發展的辦法防沙治沙?
——走市場化、產業化防沙治沙的路子,將沙海變成“聚寶盆”!
飽受風沙之苦的鄂爾多斯市奮起探索。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五荒到戶、誰造誰有、長期不變、允許繼承”的政策一出,立刻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再加上近年來“以補代造”“以獎代投”等生態治理獎補機制不斷完善,熱心治沙公益、看準沙產業前景的企業來了,農牧民也參與進來了。一時間,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沙漠治理開發集聚,黨委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多元化投資的治沙新格局逐漸形成,沙海淘“金”、綠富同興的火熱實踐使治沙速度大大加快。
億利集團“生態+光伏”全產業鏈、伊泰百萬畝碳匯林工程、東達集團沙產業循環經濟鏈……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鄂爾多斯市形成了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游、生態光伏、生態工業“六位一體”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生態產業綜合體系。目前,全市沙柳、檸條、楊柴、沙棘等林沙產業總產值達到45億元。
全區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嚴重的阿拉善盟行動起來。確立了打造國家重要沙產業示范基地的戰略思路,全力建設梭梭肉蓯蓉、白刺鎖陽、黑果枸杞“三個百萬畝”林沙產業基地。同時,培育引進了內蒙古阿拉善蓯蓉集團、金沙苑生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曼德拉沙產業有限公司等數十家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牧戶”的模式,形成一條集肉蓯蓉、鎖陽和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在茫茫大漠建起了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全盟3萬多戶農牧民受益。
依沙傍河的巴彥淖爾市也加快腳步。2009年提出以沙為寶發展沙產業的理念,近年來不斷探索,在傳統沙產業的基礎上,拓展以肉蓯蓉、沙漠葡萄、光伏治沙、沙漠有機畜牧業和生態旅游業為主的特色沙產業,建成圣牧高科等多座現代有機牧場;建成占地近2萬畝、裝機容量37萬千瓦時的林光互補治沙示范區;引進騰晟、諾民等葡萄產業企業多家……2020年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過去,憑借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內蒙古大地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奇跡。如今,智慧勇敢的內蒙古人民又探索出點沙成“金”的新路子,不僅綠起來美起來也富起來。
目前,全區利用沙漠地區蘊含的獨特自然資源和治理過程形成的豐富林草資源,培育發展了沙生植物種植與開發利用、特種藥用植物種植與加工經營、林紙一體化和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沙區特種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沙漠景觀旅游、節水灌溉和風能太陽能利用等六大類型沙產業,還帶動了加工、貯藏、包裝、運輸等下游產業發展,形成了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逆向拉動防沙治沙,走出了一條沙漠增綠、人民增收、企業增效的發展路子。
早年在內蒙古戈壁地區工作過的錢學森就提出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使“不毛之地變為沃土”的“沙產業”設想。內蒙古的治沙實踐表明,沙漠,與其說是“地球癌癥”,不如說是資源,科學利用,就能爆發出無限的潛力。
向沙漠要效益,不毛之地終變成沃土良田——水道順著溝壑蜿蜒,在沙漠上匯聚成一片片水域、濕地,魚兒歡躍、灌木遍布、水鳥翩躚。這是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水生態治理區的美好畫面。杭錦旗將黃河凌汛期的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濕地,吸引來多種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當地農牧民還在水里養起螃蟹、魚蝦,發展沙漠旅游。
荒沙變資源,“死亡之海”變身巨大發電廠——陽光下,19萬多塊光伏板如藍色海洋,從眼前流淌到天邊。從空中俯瞰,光伏板呈駿馬形狀,將綠電源源不斷地輸入千家萬戶。位于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達拉特旗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是國內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基地100萬千瓦項目已全部建成投產,年發“綠電”可達2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6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65萬噸/年。
從與沙博弈到與沙共舞,內蒙古在可持續、可循環、可發展的沙漠治理新模式上不斷探索向前。(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霍曉慶)
編輯:章穎慧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弘揚蒙古馬精神】人沙共舞 點沙成金...
阿拉善的沙,世人皆知。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三... -
10城30校,牽手咖啡校園行活動完美收官!
5月26日,隨著西安站校園路演的結束,持續近2周的牽手咖啡校園行活... -
焦點訪談:航天接力跑 天宮啟新程-視訊
點擊看視頻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此時此刻,在我們頭頂大約400公里... -
微動態丨5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8.8% 部...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 -
焦點熱門:“跳蚤市場”歡樂多
5月31日上午9時,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大學路小學“跳蚤市場”如期開啟... -
老用戶狂喜!魅族舊機型迎來Flyme 10穩...
5月31日魅族Flyme官方微博表示,包含魅族18、魅族18 Pro、魅族18s... -
中國星辰丨天宮“房客”翟志剛帶你了解...
點擊看視頻央視網消息:在太空怎么上廁所?小動物能上天嗎?太空視... -
中國星辰|“神十六”升空!他們為航天...
5月30日下午,神舟十六號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 -
主力復盤:超4億拉升三安光電 7億流出...
今日(5月31日)大盤全天震蕩調整,創業板指跌超1%,兩市超3000只個股... -
熱頭條丨多部門聯動護航 靈活就業舉措上新
法律“保障傘”激發就業潛力近年來,我國新經濟、新產業的快速發展... -
海亮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預計6月1日投入使用
本網訊(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鄭慧英)5月30日,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商... -
助力“平安高考”,放飛美好夢想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進入倒計時。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教育... -
見證中國航天的世界情懷|環球播報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探索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這一進程中的每次進... -
電子證照讓群眾辦事更便捷 今日聚焦
結婚登記,拿出手機出示電子身份證即可辦理手續;趕火車忘帶證件,... -
天天看點:吉林推進服務業經濟發展 企...
”徐自輝說,超五成企業實現盈利,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企業經營效... -
世界速讀:人民幣國際地位穩步提升 突...
支持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支持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來華投資、境... -
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 “供...
”王青說道。PMI是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通過對企業采... -
5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小幅回落 企業信心...
盡管制造業景氣水平小幅回落,但企業信心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服務... -
英雄為國再出征——記神舟十六號航天員...
這一刻,世人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國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深處——2023年5月... -
中國星辰 | “星箭引路人”是如何練成...
點擊看視頻?央視網消息:在祖國西北大漠戈壁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