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美團打通支付寶,兩大業務已入駐

2023-06-25 00:01:46    來源:電商之家

王興:淘寶為什么還不支持微信支付?

出品 |電商頭條作者 | 李松月 編輯|趙云合


(資料圖)

美團兩大業務入駐支付寶

互聯網平臺開始加速“拆墻”。

近日,美團的充電寶和點餐業務悄然入駐支付寶,且小程序最近使用量合計已突破700萬。

(截自支付寶)

從小程序開發者信息來看,“天津三快”和“成都三快”都是美團旗下,也說明這兩個小程序都是官方在運營。

其中,“美團充電寶”小程序的頁面和美團App、微信小程序中保持一致,可用于在線下掃碼使用美團的共享充電寶。“美團點餐”則用于到店掃碼點餐,相當于允許用戶通過支付寶掃描美團的點餐二維碼。

長期以來,美團除了自己的App以外,主要的陣地就是在微信。可以看到,包括“美團”“美團外賣”“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美團酒店”等業務,都以小程序的形式入駐了微信。

而截至目前,美團外賣等服務暫未入駐支付寶,已經上線都跟“線下掃碼”場景相關。換而言之,美團需要支付寶這一線下流量入口為自己獲客。

從用戶使用頻率來看,支付寶確實為美團帶來了可觀的流量。

比如支付寶的“美團充電寶”小程序,最近有300萬+人使用。對比之下,“怪獸充電”最近使用人數是500萬+人,“搜電”“小電”等其它充電寶小程序的最近使用人數也在300萬+的水平。

另一方面,如今的美團也重新上線了支付寶付款選項。在美團的下單頁面可以看到,除了“美團支付”“數字人民幣”“微信支付”“云閃付”之外,下拉菜單中增加了“支付寶支付”選項。

(截自美團)

美團重新向支付寶敞開懷抱,或許也是其能夠順利入駐小程序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餓了么”很早就以小程序的形式入駐微信,且其獨立App和微信小程序都包含“微信支付”選項。

可時至今日,美團才終于和支付寶達成互惠合作,這也與他們過往的一些恩怨有關。

兜兜轉轉12年,美團支付寶重修舊好

2011年,阿里曾領投美團的5000萬美元B輪融資,幫助美團打贏“千團大戰”的同時,阿里也成為了美團早期的最重要支持者之一。

也是因此,當時還未從阿里徹底獨立的支付寶,長期作為了美團的主要付款方式之一。

但是到了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完成合并,想要同時獲得騰訊和阿里的支持。沒想到阿里卻開始大規模撤資,反而是騰訊追加了10億美元投資,并多次參投美團。

2018年美團赴港上市以后,也因為騰訊的持股情況被視為“騰訊系”公司。

此后不久,阿里斥資600億收購餓了么,并扶持團購平臺“口碑”,與美團正式成為了競爭對手。

在這一局面下,美團表達態度的方式就是多次取消支付寶支付功能。2016年和2018年,都有用戶反映過在美團無法使用支付寶的問題。

2020年,美團和支付寶的斗爭達到了頂峰。或許也是為了推廣自己的“月付”功能,美團徹底取消支付寶支付,只保留了美團支付、微信支付等。

當此事持續發酵以后,2020年7月29日,美團創始人王興在自己的“飯否”平臺上進行了回應:“淘寶為什么還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躍用戶數比支付寶多,手續費也比支付寶低。”

王興公開叫板以后,美團與支付寶的關系也降至冰點。直到今年,一切才發生了轉折。

有兩個重要原因,迫使美團不得不選擇更加開放的合作關系:

一是騰訊的減持。去年11月,騰訊宣布派息所持美團股權。騰訊在派息前持有美團約17.04%股權,在派息中擬向股東派發相當于美團股本15.48%的股票。今年3月,騰訊完成派息,對美團持股降至1.56%。

這也就意味著美團不再是所謂的“騰訊系”公司,而僅僅和騰訊保留業務合作關系。比如美團繼續將微信支付作為主要支付方式之一,微信也向美團提供專門的流量入口等等。

(截自微信)

二是支付寶的徹底獨立。美團和支付寶的恩怨,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和阿里之間的恩怨。

但是今年1月7日,螞蟻集團發布《關于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宣布了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變更——馬云不再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2022財年,螞蟻的高管也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自此,螞蟻和阿里,在任何意義上都已經是兩家公司。

隨著支付寶背后的螞蟻集團徹底獨立,美團沒有理由繼續和支付寶爭斗,雙方也開始探索起合作共贏的可能。

支付寶的8億月活自然不必多說,其作為主要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就是當前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而根據測算,美團去年的GTV(總交易額)達到了9700億左右,對于支付寶而言也是一座有待開掘的“金礦”。

更加重要的一點是,隨著整個互聯網行業轉向滿足“用戶需求”,互聯互通、合作共贏也是最能提升消費者體驗的選擇。

在此基礎上,美團和支付寶目前的合作還只是個開始。未來,說不定我們還能看到美團外賣和餓了么一樣,成為支付寶首頁的常駐板塊。

全面互聯互通,一切為了用戶

2022年至今,我們已經多次見證了可稱得上是“世紀大和解”的里程碑事件。

比如曾多次產生版權糾紛的“長短視頻之爭”,隨著快手合作樂視,抖音合作搜狐、愛奇藝、騰訊視頻,徹底落下帷幕;

今年年初,曾因價格戰結仇的京東和當當達成合作,當當以店鋪的形式入駐京東;

前不久,騰訊廣告和阿里媽媽達成合作,朋友圈廣告可以直達淘寶App。甚至天貓正式上線了微信小程序“天貓優品”,允許用戶直接通過微信支付購買天貓商品……

(截自“天貓優品”小程序)

除了“和解”以外,平臺之間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案例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快手與美團的合作、抖音與餓了么的合作、蘇寧易購入駐美團/餓了么/百度等平臺賣貨……

每當新的合作共贏案例出現時,我們幾乎都能看到用戶們拍手叫好,因為這也是最符合用戶體驗和用戶利益的局面:

在長短視頻之爭終結后,短視頻平臺的用戶能夠繼續觀看電影解說類內容,創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剪輯,影視劇公司也開始將短視頻平臺作為重要的宣發陣地;

當當和蘇寧易購不再局限于自有平臺后,觸及更多流量的同時,也方便了未下載App的用戶進行交易;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越來越多的“同屏出現”,也為用戶節省了跨平臺購物時繁瑣的“提現”“綁卡”等步驟。

無論是對用戶還是平臺自身而言,在互聯互通的浪潮下,選擇“開放”才是真正互惠互利的方向。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現任董事長兼CEO張勇所言:“互聯是互聯網的初心,開放也是所有互聯網公司和數字生態共同建設的基礎,平臺之間大循環產生的社會價值一定能大過單一平臺的小循環。平臺之間如果能實現互聯互通,肯定能帶來新的改革紅利。

接下來更加值得期待的,亦如王興當初所說:“淘寶為什么還不支持微信支付?”,以及“京東為什么還不支持支付寶支付?”

看到都是緣分,咱們加群聊 掃碼加入電商社群,認識更多人脈

鐵粉推薦

關注,跟主編交個朋友 ↓↓↓
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QQ:2881339636
點右下角 在看 ,下次可以優先收到我的文章↓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