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產業 >

找到端午節新的“打開方式”

2023-06-25 09:51:52    來源:汴梁晚報

全媒體記者 康冀楠


(資料圖片)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好“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將傳統價值對接時代需要,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以文化涵養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品牌、彰顯城市文化魅力。

端午節美食飄香

端午佳節至,粽子飄香時。端午假期,開封街頭以及各大商場粽香十足,節日氣氛濃厚。

6月22日上午,記者在市區各大超市看到,購買粽子的消費者絡繹不絕。為了增加銷量,各大品牌商家從口味、包裝等方面發力,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除了傳統的蜜棗粽、八寶粽,豆沙粽、蛋黃粽等口味的粽子也受到消費者歡迎。

在汴京橋、曹門、宋門等處,有很多出售粽子的老店。端午假期,這些主打“現做現售”的老店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平時,我們一天只賣百十個粽子。從端午假期前開始,粽子銷量明顯增長,一天能賣二三百個。”汴京路南側一家店鋪的店主對記者說。

和往年購買成品粽子不同,這兩年,自己包粽子的人變多了。記者了解到,不少年輕人也躍躍欲試,買來粽葉、糯米、蜜棗等,感受動手的樂趣,營造儀式感。

記者在黃河大街北段一家超市看到,粽子的促銷柜臺位于醒目位置,各種口味、包裝的粽子琳瑯滿目。除此之外,粽葉、糯米、蜜棗等食材也在附近柜臺陳列,供想要自己動手包粽子的顧客“一站式購齊”。“我們還制作了‘教您包粽子’海報,消費者可以用手機拍下來,回家后按照上面的步驟包粽子。”超市銷售人員劉女士指著店內懸掛的一張海報說。

“總算找到粽葉了。”在金明西街一家超市的貨柜前,市民陳玉霞將一包鮮粽葉放進購物車,“雖然我之前總吃速凍粽子,但是始終吃不到兒時的味道。我最近總在短視頻平臺刷到包粽子的教學視頻,所以想試著自己包粽子,不僅能回味兒時的味道,也更有過節的儀式感。”

開封是小麥主產區,開封人過端午節自然少不了小麥做成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糖糕和菜角。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糖糕、菜角等都是走親訪友時必備的禮物,親朋相互饋贈、一同品嘗,共度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糖糕和菜角也迎來了一波銷售熱潮。

來開封體驗“古風端午節”

傳統節日已成為提振消費的好時機。假日經濟與節慶經濟成為拉動消費的爆發點,是提振消費能級、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景區人流如織、餐廳等位許久、酒店一房難求……今年端午假期,大量游客踏足開封,刺激消費潛力釋放,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市場紅紅火火。我市各景區結合端午民俗推出一系列活動,還原古代端午節日場景,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古風端午節”。

在我市不少景區,游客穿上古裝,或打卡拍照、或參與活動,個個熱情高漲。清明上河園宣和殿、宣德殿前,“大宋皇帝”帶領“文武群臣”,與游客一起共賞劃龍舟表演。而在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游客紛紛與演員互動,射五毒、釣粽子、抽粽子盲盒、投壺,仿佛夢回宋朝。“在開封游玩,能感受到濃濃的端午氛圍,穿上漢服更有穿越的感覺。”來自商丘柘城的游客趙曉妍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國潮,而且走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非常“出片”,體驗感非常好。

今年端午節,五彩繩同樣受許多人青睞。在端午民俗中,五彩繩常被戴于兒童手腕,有驅邪避兇、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現在,五彩繩不再只是長輩送給孩子的節日禮物,已經成為時尚飾品。在書店街、中山路等售賣工藝品和飾品的商店,五彩繩非常受歡迎。

隨著節日文化內涵的不斷挖掘、民俗與當代文化要素的不斷融合,遙遠的可以變成貼近的,小眾的可以變成大眾的,從而豐富、引領新的社會習俗,為傳統節日找到新的“打開方式”。

讓傳統節日具有時代活力

傳統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歷史性、節律性、傳承性、全民性等特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價值觀念,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積淀著民族的精神與情感、歷史與進程,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端午節作為我國重要的節日之一,有很多民俗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的習俗不僅有包粽子,還有劃龍舟、掛艾草等。”6月21日晚上,家住安聯·青年城小區的馮瑩教上小學的女兒做香囊。只見她把切碎的艾草放進繡著“安康”兩字的荷包里,再用針線縫好,一個艾草香囊就做好了。“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有掛艾草的民俗,可以驅趕蚊蠅、蟲蟻。”馮瑩說,“在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帶著孩子重溫民俗,我認為很有意義。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節日的文化魅力正在于此。”在每個人充滿煙火氣的生活里,這些小小的舉動不僅增添了生活樂趣,更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底蘊和現代的生機與活力。

傳統節日不僅能促使我們回望生生不息的歷史文化,體悟文化意涵、民族品格,也讓人直面當下,思考如何更好地涵養和傳承傳統文化。怎樣讓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熱熱鬧鬧、有滋有味、富有內涵?我市深度開發傳統節日文化,并將傳承優秀文化與建設文明城市有機融合,不斷賦予時代精神內涵,大力倡導文明過節。

近年來,我市圍繞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緊扣節日主題,結合地域特色,全方位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各縣區和各部門、各單位進行細化、專題部署,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傳承節日文化,展現中國精神,增強文化自信,凝聚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緊密結合,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為傳統節日賦予當代表達,不斷為傳統節日找到新的“打開方式”,讓其更具時代活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