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看點】國家統計局:我國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 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聚看點】國家統計局:我國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 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 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2012年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穩居

資訊推薦:近十年我國GDP年均增長6.6% 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30%

資訊推薦:近十年我國GDP年均增長6.6% 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30%

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 5%,比2012年提高7 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根據報告,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

實時:IMF再次下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

實時:IMF再次下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

IMF當天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世界經濟增速將由去年的6 1%放緩至今年的3 2%,比4月預測低0 4個百分點;預計2023年世界經濟

經合組織將2022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由4.5%下調至3%

經合組織當天發布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稱,俄烏沖突的持續及全球供應鏈問題未能緩解,導致世界經濟復蘇受到影響。報告認為,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貨

世界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

同時,俄烏沖突不僅增加數億家庭在收入下降和價格上升雙重夾擊下的生存成本,還將進一步加劇全球不平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認為,

“穩”“進”“優” 中國經濟迎來“開門紅”

4 8%的增速來之不易,再次表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潛力大、韌性足、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改變。“穩”字打底,中國經濟韌性

“中國開放”創造共享機遇 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

世界經濟引擎的動力幾何,決定著國際社會的信心強弱。2021年,中國各項政策穩字當頭,經濟增長動力十足,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可持續復蘇的信

IMF下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記者李志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5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 4%,較去年10月份的預測值下調0 5

中國外貿額首破6萬億美元背后:“全面反轉”和“超級能量”

劉元春說,西方曾有論調渲染中國遭遇所謂外資逃離、出口寒冬,事實上,全面反轉。這一年,以美元計價,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

RCEP生效:向不確定的世界經濟注入穩定預期

因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多維與反復沖擊,世界經濟依然面臨巨大不確定性。RCEP的生效,增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與韌性。疫情暴發以來,中

“雙向奔赴”激發世界經濟活力

中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全球價值鏈發展,積極參與和推進多邊貿易體系治理和談判,為世貿組織改革和全球經濟治理持續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作

“入世”二十年 中國與世界是“典型的雙贏”

今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周年,站在歷史新的起點回溯過往,不難發現,中國“入世”所帶來的成就極具里程碑意義。

IMF總裁:中國經濟增長不僅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

當地時間12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Georgieva)以視頻方式參加“1+6”圓桌對話會,并發表講話

三大關鍵詞觀疫下世界經濟走向

題:三大關鍵詞觀疫下世界經濟走向 吉塔指出,經濟復蘇的速率在各國間存在明顯差異,總體上看,一些國家復蘇相當快,但一些國家經濟復蘇仍在

李克強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時表示 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基金組織愿同中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推動世界經濟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互動模式悄然轉變 釋放更多市場紅利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首屆進博會的火熱場面讓全世界對中國強大的購買力印象深刻。在此基礎上籌備的第二屆進博會,被寄予了更為重要的使命和期待。

風險疊加 勢頭分化——2018世界經濟進中求穩

2018年,世界經濟整體保持增長,但復蘇勢頭分化,各類風險加快積聚。進中求穩,成為世界經濟運行趨勢的最新注腳。在發展環境面臨諸多風險和

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11月,中國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在過去40年改革開放中見證并不斷創造新的發展模式。進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