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開局之年成績單 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制造業繼續向高端扎實邁進,高技術制造業一馬當先。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這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
展望2022年,我國將著力打好制造業產業技術基礎、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這三大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基礎,努力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方面實現突破,并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重要生力軍。
“硬科技”成主基調
“從2021年數據看,發展具有硬科技、硬產品的制造業成為主基調。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動力十足。”賽迪集團總經理、賽迪顧問總裁秦海林說。
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8.6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8.6%,其中,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等細分行業增速較快。
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2021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5%,有力支撐了工業增長穩步回升。多數細分行業呈兩位數增長,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微型計算機設備等主要產品增速分別高達44.9%、42.1%、22.3%。
同時,金融服務高技術制造業的能力也在穩步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1.8%,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18.1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為32.8%,全年新增3643億元。
高技術產業投資帶動作用明顯。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2.2%,拉動制造業投資增長4.5個百分點。經過持續努力和投入,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經濟結構優化、創新動力的培育進入了收獲期和穩定發展期。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2021年,我國以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5G+工業互聯網”已在十大重點行業形成20個典型應用場景,創新應用水平處于全球第一梯隊。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也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制造業投資比重和結構不斷優化,智能化、升級型新興產品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等新興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光伏、風電、船舶等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優勢凸顯。”田玉龍說。
智能制造是關鍵一招
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為何能取得較大提升?
秦海林認為,一方面,近年來我國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圍繞工業基礎、重大技術裝備等重點領域的規劃引領性作用更加明顯,特別是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先進計算等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領域的前瞻布局,更加凸顯了增強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指向性。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作為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已成為制造業企業的共識,有條件有實力的制造業企業逐年加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面的研發投入,加快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建設了一批制造業企業牽頭的重點攻關項目。
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中鐵工業通過浪潮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打造了鋼橋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引進5G技術,以鋼橋梁重要部件——頂板單元生產線為試點,建設5G智能車間,實現了從“粗放式工廠”向“數字化透明化工廠”轉變、從創新生產向網絡化協同轉變,產品交付周期縮短了10%,綜合成本下降了5%。
值得注意的是,“隱形冠軍”是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點。“近3年來,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4762家。其中,90%以上的‘小巨人’企業集中在‘四基’領域,即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在整個產業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產業鏈鍛長補短的關鍵支撐。”秦海林說。
繼續鍛長板補短板
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產業門類齊全,企業配套好,這是制造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但制造業的綜合競爭力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能力不足,已成為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制約,必須加快補齊這一短板。
2022年,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還要打好三大基礎:
一是提升產業技術基礎。“要把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作為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點任務,圍繞核心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軟件等瓶頸短板,啟動一批產業化工程化攻關項目。”肖亞慶說。
二是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我國已建設21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2家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帶動各地培育建設203家省級中心,有效健全了制造業創新體系,增強了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2022年,我國還將加大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建設力度,并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三是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升級、提質、增效,加大力度提振制造業投資,使產業鏈完整性、韌性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田玉龍說。
企業強,產業才能強。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要培育一大批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肖亞慶表示,2022年,將繼續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同時,積極引導廣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成長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
相關閱讀
-
讀懂開局之年成績單 著力提升制造業核...
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 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 -
去年營業性貨運量同比增12.4% 兩年平均...
(記者劉志強)記者近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2021年,交通運輸經濟運... -
外資紛至彰顯中國市場引力 使用外資首...
外資,是衡量經濟發展態勢的重要指標,也是觀察“世界如何看中國”... -
財政部:去年土地出讓收入87051億元 同...
1月29日,國家財政部公布的2021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21年全年,國... -
國家醫保局:舉報違法使用醫保基金或可...
日前,國家醫保局公布《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舉報處理暫行辦法... -
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 加滿一箱油...
自1月2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10元和300元。按一... -
教育部部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工作
會議指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與學科類校外培訓一樣,都應當堅持教育... -
兩部門發布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
公告指出,設立基礎設施REITs前,原始權益人向項目公司劃轉基礎設施... -
深圳市2021年GDP破3萬億元 人均可支配...
日前,深圳市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深圳經濟運行情況。2021年全市地區... -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
日前,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召開促進互聯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工作座談... -
春節倒計時 年貨備好了嗎?多地出手保...
此外,商務部監測,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總體供應充足。傳統年貨... -
1月份新增地方債發行5837億元 基建投資...
1月28日,河北省、吉林省等五地合計發行了567 68億元新增地方債。... -
2021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發布 一體...
指數報告顯示,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從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長至... -
財政部:2021年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長39.7%
1月28日,財政部發布2021年財政收支情況。印花稅4076億元,同比(較... -
巨豐投顧:滬指跌1% 北向資金連續兩日...
【巨豐投顧:滬指跌1%北向資金連續兩日百億出逃】牛年最后一個交易... -
和信投顧:滬指繼續殺跌 節前潰敗無底
【和信投顧:滬指繼續殺跌節前潰敗無底】A股周五是春節前的收官之日... -
湘財證券:誰是年前最后一天小紅包行情...
【湘財證券:誰是年前最后一天小紅包行情的主角?】今日兩市股指跳... -
容維證券劉思山:指數仍將震蕩
【容維證券劉思山:指數仍將震蕩】在昨日美國股市小幅震蕩的背景下... -
德訊證顧:持股過節迎“開門紅”
【德訊證顧:持股過節迎“開門紅”】摘要:海外風險因素對我國實際... -
巨豐投顧:金融砸盤 牛年最后一個交易...
【巨豐投顧:金融砸盤牛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再度下挫A股“市場底”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