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和外資“群雄論劍” 2022機構投資版圖揭幕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A股市場風格多變令投資難度顯著增大。2022年,手握重金的公私募和外資機構如何判斷后市行情和投資機會?
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了多位來自公私募和外資機構的投資大咖,結合上百份頗具分量的年度策略報告,力圖揭秘2022年的機構投資版圖。
回顧 “輪動”成2021年關鍵詞
回望2021年,廣發基金副總經理劉格菘給出了一個關鍵詞“輪動”。在他看來,2021年的市場中,很多行業都有投資機會?!?021年很多細分行業的供需格局在短期內發生了劇烈變化,導致某些行業上游的資源價格短期內出現比較巨大的漲幅,帶來這個方向上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劉格菘稱。
清和泉資本分析稱,2021年的市場特征表現為資金淡化公司質地,只關注盈利高增長。數據是最好的證明,2021年茅指數大幅跑輸中證1000和全A指數,收益率分別為-5.27%、20.52%和8.45%。
滬上一位百億級私募人士亦表示,2021年A股呈現出顯著分化的特征。數據顯示,2021年A股市值結構中(中信行業分類),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占比大幅提升,電力及公用事業存在感也顯著增強,而銀行、非銀和地產行業則逐漸式微。
在聯博中國投資總監朱良看來,2021年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均受到了一些非市場因素的影響,也就意味著很多股票的股價已經背離其基本面,市場存在過度交易、超賣的行為,而這正是價值投資的好時機。
展望 2022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展望2022年,多位績優基金經理較為樂觀,在他們看來,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杜猛認為,A股已經從交易型市場向配置型市場轉變,權益投資已成為居民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配置的比例將繼續增加。長期來看,國內權益市場將成為海內外最有吸引力的大類資產之一。經過近一年的調整,市場整體的估值修正已大體完成。對于股票投資來說,2022年年初或是布局的一個較好時點。
大成國企改革基金經理韓創表示,2022年仍是風險與機會并存的一年?!耙恍?021年漲幅很大的高景氣賽道可能存在交易過度擁擠、競爭格局進一步惡化、滲透率提升速度放緩等諸多風險。我們會堅持從行業景氣度、公司自身競爭優勢及合理估值相結合的框架去選股,聚焦于中觀行業和微觀公司,致力于篩選出空間較大、安全邊際較高的個股?!?/p>
星石投資認為,2021年“牛不過三”的傳統認知被打破,這主要得益于供給出清帶來的強勁盈利支撐。展望2022年,供給出清邏輯將繼續發揮作用,市場仍有結構性行情。
格雷資產董事長張可興也表示,從全年的角度來看,2022年A股將呈現結構性行情,指數大幅上漲可能性較低,但個股和行業依然有非常豐富的投資機會。
荷寶中國首席投資官魯捷認為,從估值角度來看,當前A股估值水平無論是歷史縱向比較,還是與海外市場橫向比較,均處于較為合理的狀態。在當前宏觀大背景下,A股已經呈現出非常值得配置的價值,因此會不斷吸引外資流入。
“在2022年及未來幾年,如果策略得當,投資中國的吸引力仍然不減。盡管近期市場出現了幾輪波動,但由于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仍具有吸引力,外資流入中國在岸股票市場的趨勢預計仍將持續?!蓖`頓投資管理投資總監李以立稱。
機會 具體投資方向何處尋
基于結構性行情仍將延續的基本判斷,2022年機構將在哪些具體領域挖掘投資機會?
金鷹民族新興基金經理韓廣哲表示,目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時期,中國經濟蘊含著全新的戰略機遇,將出現對經濟社會全局與長遠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行業。
“后續將通過對宏觀經濟走勢、產業政策、行業景氣度及所處行業周期、行業技術創新等影響行業中長期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捕捉優勢賽道,聚焦中長期產業趨勢機會。在具體行業上,將重點關注新能源、數字化革命、養老以及產業創新升級等領域帶來的投資機會?!表n廣哲稱。
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認為,2022年市場風格會趨于均衡,看好長期受益于消費升級和人口結構變化的食品飲料、家電等大消費及醫療健康板塊,同時也看好行業景氣度較高,且屬于產業升級轉型方向的新能源、智能駕駛、消費電子、集成電路等科技和高端制造行業。
對于具體的投資機會,石鋒資產認為,2022年大量結構性機會將涌現,很多新興產業和優秀企業在崛起,這些公司的股票將會持續受到市場追捧。“不過,2022年公司自下而上的差異巨大,我們需要繼續做好深度的個股研究?!?/p>
格雷資產重點看好包括食品飲料在內的大消費行業,以及經過充分調整之后依然長期向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相關個股機會。
瀚亞投資股票投資總監齊晧長期看好三個方向,即人口結構變化、科技創新及制造業升級?!斑@三個主題下會涌現出很多潛在龍頭,我們的研究方向就是在動態變化的宏觀環境下找到未來的龍頭行業和個股?!?/p>
安本董事兼中國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鴻耀表示,其將繼續注視宏觀與微觀層面的發展,并隨時準備捕捉機會,以較低價位吸納有能力創造增長的公司。“對于有能力適應監管框架變化并符合數字創新、綠色科技、可負擔醫療和改善民生等政策目標的公司,我們認為其前景最為樂觀?!?/p>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相關閱讀
-
公私募和外資“群雄論劍” 2022機構投...
【公私募和外資“群雄論劍”2022機構投資版圖揭幕】在剛剛過去的202... -
發改委今年首場發布會展示擴內需施工圖
加強部門間政策的統籌協調,強化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和產業、投資... -
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業績50強榜單出爐(附...
【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業績50強榜單出爐(附名單)】雖然相比權益投資... -
上海: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政策措施》稱,上海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一批事... -
錢坤投資:腰斬只是表象風格還會繼續 ...
【錢坤投資:腰斬只是表象風格還會繼續天長地久不如此刻擁有】又回... -
基金重倉股連續2日大跌 風格要變?基金...
【基金重倉股連續2日大跌風格要變?基金經理最新動向曝光這類公司受... -
源達:指數表現分化 存量特征明顯
今日盤面滬深兩市指數整體呈現分化格局。上證指數開盤后震蕩走高,... -
交通運輸智能化綠色化將取得實質性突破
同時,加速自主化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實現北斗系統對交通運輸重... -
北向資金逆勢凈流入30億元 增持銀行板...
【北向資金逆勢凈流入30億元增持銀行板塊這些個股獲加倉(名單)】1... -
A股體量正接近我國GDP總量 資本市場突...
中國經濟一枝獨秀,2021年GDP超114萬億元,同比增長8 1%,人均GDP... -
百瑞贏:個股普跌 盤面劇烈分化
【百瑞贏:個股普跌盤面劇烈分化】周二,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大盤低... -
終結連續7日凈買入!北向資金出逃逾66億...
【終結連續7日凈買入!北向資金出逃逾66億元這些個股被拋售(名單)... -
北京去年GDP超4萬億 同比增長8.5%
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統計局、... -
德訊證顧:震蕩分化是常態 市場有望繼...
【德訊證顧:震蕩分化是常態市場有望繼續向上運行】摘要:震蕩分化... -
國資委:引入積極股東絕不能搞運動式 ...
1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新辦舉行的2021... -
崔宸龍、趙詣、陸彬調研后 這些股票翻...
【崔宸龍、趙詣、陸彬調研后這些股票翻倍了!今年基金又將目光投向... -
國資委: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央...
19日,國新辦就2021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務院國有... -
百瑞贏:市場極度割裂 后期仍有修正需求
【百瑞贏:市場極度割裂后期仍有修正需求】周二的市場,仿佛是被政... -
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近百億 雪人股份、...
【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近百億雪人股份、同仁堂等18股創歷史新高】1月... -
和信投顧:指數弱勢震蕩 蹺蹺板效應凸顯
【和信投顧:指數弱勢震蕩蹺蹺板效應凸顯】周二A股市場三大指數仍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