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上半年北京PM2.5累計濃度37微克\/立方米 為歷史同期次優

2023-08-24 20:10:19    來源:BRTV特別關注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以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統籌推進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有序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措施落實。


【資料圖】

上半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與疫情前相比,下降了21.3%,空氣質量呈持續改善趨勢,為歷史同期次優;全市國考斷面優良水質占比70.3%,無劣Ⅴ類,動態達到國家要求,全市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

堅持問題導向

打好藍天保衛戰

攝影/黃楠

實施揚塵百日專項治理行動

各行業主管部門齊抓共管,各區落實屬地責任,健全完善“每周通報、雙周督導、每月督辦”工作機制,對問題掛賬督辦、一抓到底,全市道路塵負荷均值大幅下降。二季度,在經濟社會活動強度同比上升的情況下,通過全市共同努力,表征揚塵污染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實現同比小幅下降。

工程性減排措施加快推進

3.79萬戶農村散煤治理完成確村確戶、配電網建設全面進場,加快推進360蒸噸燃氣鍋爐深度治理,全力推進37家企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深度治理。

政策性減排措施有序推進

出臺實施6項重點政策措施,包括居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統建統服”試點工作方案,計劃打造一批“統一選址原則、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服務標準”的充電服務試點,推動解決居民“充電難”問題;規范建筑垃圾消納場所設置運行,全面提高資源化處置率等。

強化“三水”統籌

打好碧水保衛戰

攝影/耿大鵬

加強水資源保護,實施潮河流域保護規劃;加快建立區級飲用水水源地名錄,推進地下水“雙源”監管體系建設。加強水環境治理,經開區基本完成亦莊再生水廠擴容、中信新城污水外調工程,平谷區基本完成洳河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55個村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水生態修復,多部門聯合推動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

推進“土壤條例”落實

打好凈土保衛戰

攝影/龔躍賢

完善管理體系,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相關信息共享制度落實。加強建設用地風險防控,經調查可安全再利用面積300余萬平方米;推進重點行業新建項目土壤環境現狀調查,預防新增污染。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落實分類管理制度,采取種植結構調整、源頭防控等措施,保障安全利用;持續推廣平原生態林綠色防控,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聚焦重點領域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攝影/殷紹旺

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印發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陸續出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施意見、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案、建筑綠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

重點領域任務積極推進

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和綠電交易,累計達成綠電交易約11億度;組織水泥行業企業研究能源低碳轉型方案。

有序推進碳市場建設

加強納入全國碳市場的14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市碳市場近1300家單位管理,各類碳排放權交易產品成交量近38.2萬噸,成交額2745萬元。

堅持系統觀念

加強生態保護力度

攝影/白魚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區域協作,聯合津冀印發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行動方案,發布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加強生態空間監管,深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應用,持續強化“三條控制線”剛性管控作用,開展全市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排查整治,組織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評估。加強監測評估,公開發布2022年度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結果,研究制定全市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GEP-R)核算方案,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支撐。

下一步,北京市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繼續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推動美麗北京建設。

來源:北京發布、北京生態環境

編輯:劉瑤

責編:趙欣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