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業界 >

溫州這條風光優美的環線游步道,讓你去了還想再去!

2023-06-28 00:01:53    來源:溫州古道

文圖:六西格馬


(資料圖)

大羅山不大,水庫卻多,大多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大小小數十個。與其它水庫相比,最大的也估計難排得上號,但每一個都別具一格,如翡翠散落,千姿百態,水之艷可與九寨媲美,為羅山平添了更多靈性。有金河水庫,為何取名如此不得而知,或是夕陽西下之時,水面如鋪金光,我見過。有銀河水庫,因何取名亦不得知,或是月亮東起,灑下閃閃銀光,我亦見過。山之核心,有天河水庫,碧波蕩漾,奇峰怪石,視線開闊,景色非同一般,讓人心曠神怡,為羅山一絕。或是只有從天上落到了人間的,才可那么美?;蛟S它們的名字隨意而生,但每一個都應景,改個名或互換下都不適宜。

天河水庫

天河水庫

銀河水庫

龍門水庫

尖兒坑清池

山雞坑水庫

秀垟水庫

繞水庫環行,感受大羅山之美者甚眾,周末更甚,我為其一。

夏天的傍晚,大羅山人聲漸稀天漸涼,此時上山正合適,我有習慣。與天河之秀麗、銀河之瑰麗相比,金河獨具內涵,這次我打算走走金河水庫環線。此處環線很多,大致可分六條,形如“目”字,中心為金河水庫。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忙閑而擇,尋石、徒步、攀登、峽谷、溯溪、越野、散步皆宜。雖已舊地重游多次,但天氣、時間、光線、水位、草木等不同組合,讓我每每如履新,樂在其中。

金河水庫

金河落日

大羅山楊梅正熟,路上仍堵,費時較多,到達已晚,我就選了“目”字中最南邊的一小口。此環乃大羅山之縮影,廟宇道觀,洞天福地,文人墨客,碑文摩刻,花崗奇石,秀水清流,隨處可見。而這個季節最誘人的,卻是那一顆顆黑里透紅的楊梅。

停車場挨著金河水庫,透過邊上樹木,水光搖曳,山影重重,如畫隱約。停車場下來便是一個簡易小攤,很有些歲月了,擺攤的是一對老夫妻。小攤除常見的零食和飲品外,還會擺著自種的當令水果,產自附近山地。老夫妻很熱情,會招呼路過的客人,歇歇腳,喝口水,聊聊天,嘗嘗他們的新鮮水果,嘗了不買也沒事,我去年就白蹭了好幾個甌柑。楊梅熟了,這里客人熙熙攘攘。

小攤挨著大壩,大壩北面是金河水庫,南壩面綠草如茵,直接峽谷,特別養眼。大壩下面應該是八水峽谷了,攀爬其中為戶外驢友所向往,我從未去過,我想去看看八水千步梯和水渠,其實這里往南的大羅山還不小,我沒怎么去過。大壩盡頭有岔口,左手立著一木牌門,橫標“金河水庫游步道”,環線可自此開始。

我沿古道右行,不久見兩個懸崖而建的寺廟。隔著山谷的是長春寺,據說后有長春洞,有摩崖題刻著“長春洞”“獅子口”等字,洞內巖壁上還刻有歷史人文說明。仰頭是巖頭寺,我只見過路標和一點點外觀。兩寺曾路過幾次,均未進門過,不甚了解。再前行幾步,跨橋過山谷,便是觀音庵,是個尼姑庵,始建于宋乾道二年,明崇禎六年重建。去年去過一次,在修建中,新庵成三進二軒格局,頗有氣勢,現仍在修建。

長春寺

環線不過橋,繼續往前。山路漸陡,兩邊楊梅樹成片,有些圍著柵欄,掛著禁止偷摘字樣,有些放任自流,任君采摘。樹上已碩果累累,那些來不及采摘的,落滿了各處,微風送來陣陣梅香,讓人垂涎欲滴,陶醉其中。

寶巖寺

山路忽然變得平坦,眼前豁然開朗,不遠處山峰疊嶂,有殿宇雄起,便是寶巖寺了。多次來此,感覺清凈幽深,香火不盛。我在此只見過一個和尚,這次還是如此。老和尚也很熱情,說起來和我還是永嘉場老鄉,我曾在這用過茶,品過甌柑,這次帶我摘楊梅??磥泶谁h線還有白吃白喝的特點。

寶巖寺后有天然石洞,洞口又是巨石成群,大開大合,石下成洞,高高低低,上上下下,曲徑通幽,清涼神秘,自然天成。傳說洞中巖石皮黑肉白,內嵌水晶,晶瑩閃亮,奇如珍寶,人稱之“寶巖”,故名寶巖洞。寺名因洞,洞名因石,有寺有洞,半寺半洞。傳說有化姓宰相在這里修煉,得道登仙,至今里洞上標有“宰相洞府”字樣,但以前似乎是標“化府”字樣,估計不久前重新刻的吧。也有說清朝張岳銘游覽時寫下“古洞非開鑿、天然造化成”詩句,而稱為“化成洞”。石洞分上中下三層,洞景不一,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入內如迷宮?;啥磽f有東谷夏陰、南屏冬日、西崖秋爽、北峰春秀、中巖夜月、石焰流霞、青蓮花瓣、靈谷傳聲、石門鎖翠、云端化成十景,可惜我不會欣賞。

寶巖寺

化成洞

而此處最出名的,卻是那株千年茶樹,相傳唐末宗室李集避難至此,在洞中種下一顆金心山茶花,人稱“唐茶”,樹高11.8米,徑粗0.33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茶花,已有1200多歲。山茶花沿石縫而長,從洞底穿越洞頂,無一處可觀全貌,只能沿洞中樓梯分段觀看,生存環境很難想象。十多年前,唐茶遭害,瀕臨死亡。經呵護,重煥生機,如今枝繁葉茂,花開富貴,引游客無數。

千年唐茶

出寶巖寺往羅隱洞進發,山路彎彎, 山勢平坦,如閑庭信步。 南山有奇石林立,我很想上去看看,可惜時間有限。 路邊的有石頭,遠看像只酣睡的小狗,近看像葫蘆,葫蘆身后的山路急轉,似有似無,遠山如黛,令人心情開朗,遐想無限。我非常喜歡此境,每次至此,總會拍上幾張。 夏至,路上女貞花開,顏色迷人,玉葉金花,甚是奇特,襯映著遠處的金河,真是漂亮。 樹叢下,巖壁上,夾染著金櫻子,白色亮眼。 而滿山最突出的還是楊梅,葉如綠劍,果如紅燈,星星點點,香氣撲鼻。 要不是“蟒蛇王”和“捶衣棒”石頭出現,我都不知道已至半程了。

葫蘆之身

捶衣棒

蟒蛇出洞

奇石旁邊就是有“五龍護神,人間仙境”之稱的許真君道觀。許真君名許遜,道法高深,傳說當年蟒蛇禍害,許真君用捶衣棒把它降伏,化石后一直守著。許真君煉丹煉藥,為百姓做事,當地人親切稱之許爺,在修煉山洞外建道觀以為紀念,現今規模不小。據碑記,許真君曾和風水學鼻祖郭璞一起結伴參玄,周游天下,東晉時,兩人同登西山,為溫州“斗城”而卜,后因其依戀大羅山圣井巖泉,才在此隱居。原來溫州“斗城”的來歷,除了郭璞還有許爺的事,這我還第一次知道。

環線折返點有羅隱寺,從金河水庫北岸看來,懸崖而建,宏偉壯觀。寺廟附近有個洞口,很不顯眼,有臺階往下。洞內倒是寬敞亮堂,深邃開闊,幽靜雅潔,偶有陽光照入,洞內有洞,洞洞相通。洞底有出口,寫著“羅隱洞”三字,為羅山中規模較大的洞府之一。有說因唐代羅隱得罪權貴后,隱居在此而得名。也有相傳,明代狀元羅洪先在此洞修煉得道,洞名因此而來,羅隱洞后山有一處墓地,名“羅大師塔墓”,傳說就是羅洪先的。關于羅隱洞名字傳說很多,真相不得而知。

羅隱寺

仰望東北高山,山頂有石,直指青天,那便是著名的龍椅石了,至此返程開始。沿美麗的金河南岸,進入金河水庫游步道,可以一條路走回大壩。

龍椅

河畔,你會與奇石不期而遇,水庫少水時,奇石更不勝數。你看,那不是在仰泳的海豚嗎,水淺時,就變成了躺平沙灘上曬太陽的海豚了。我說這個雨季,金河的水怎么這么少,原來是被這長鼻子給吸走了。哼,你雖然躲得隱蔽,還是給我發現了吧。我爬下懸崖,確認了一番,那是只永遠喝不夠的大象。這里有等待月亮升起的玉兔,自從她偷偷跑到美麗大羅山后,已不太想回月宮了,她只是想看看嫦娥姐姐是否安好。金河水畔,還有摩天石、龍印石、外國人、萌萌的刺猬等等大羅山代表性奇石,等你來哦。

海豚仰泳

象鼻吸水

待月玉兔

金河之畔

金河奇石

金河之門

金河奇石

景好而筆頭弱,行文如流水賬,權當一篇游記,但待大羅山之心拳拳,宣傳她我是很認真的。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