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投 >

白酒行業進入產區競爭時代 貴州白酒競合發展

2019-02-21 15:14: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一直以來,“川黔名酒”的理念深入人心,川酒有六朵金花,而黔酒除了貴州茅臺、釣魚臺、國臺、習酒等品牌外,其它品牌的黔酒很難被消費者所熟知。如果貴州白酒也抱團發展,能否形成川酒的“群狼效應”?成為黔酒人近年思考的問題。

貴州白酒競合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貴州白酒位次實現“四個第一”:以占全國3.5%的產量,實現了全國43%的利潤總額,排第一位;全省白酒出口額約33億元,出口創匯排名全國第一位;“雙11”期間,貴州白酒在天貓商城實現銷售額白酒品牌綜合排名第一位;白酒產業增加值898億元,排全省工業第一位。

然而,上述多個“第一位”的背后,來自貴州茅臺的貢獻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從茅臺的一枝獨秀到貴州白酒企業的百花齊放,打造出更多讓普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貴州白酒品牌成為地方酒業思考的重要問題。

近日,在2018年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上,作為主辦方的茅臺提出“競合”倡導:完全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白酒企業抱團取暖、共同發展才是王道,摒棄惡性競爭思維,倡導競合發展理念是大勢所趨,只有大家共同成長,才能實現貴州白酒發展。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表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需要一批頂天立地的企業,要支持能做大的、善待外來的、扶持有困難的。茅臺愿通過各種形式,推動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實現高中低品牌并存、大中小企業共贏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貴州省白酒企業商會會長、貴州釣魚臺國賓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遠懷則表示:“茅臺是貴州乃至中國白酒的標桿,站位高、大胸懷、大格局,不僅自己發展,還幫助兄弟企業發展。如果說2018年的圓桌會議彰顯的是合作初心與發展共識,今年的圓桌會議進一步指明了發展的途徑,更加堅定競合發展的信心。貴州釣魚臺國賓酒業將與兄弟企業同心協力,把握發展機遇,順勢而上。”

黔酒抱團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貴州省被公認為是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在這里,優越的氣候條件,赤水河的純潔清甜,養育了眾多的白酒企業。

在過去的2018年,醬酒進入主流化元年,茅臺王子酒和習酒窖藏系列躋身10億級大單品行列;國臺酒業擴張勢頭良好,被納入“大健康戰略”后,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在醬酒陣營中的地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個產區的形成離不開地域環境、歷史文化、工藝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當前消費者趨于理性,隨著產區概念的普及,產區品牌成為助推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的關鍵。貴州白酒企業抱團取暖,各方形成良性競爭,實現品牌多樣化、多元化,對醬酒企業的群體性發展大有裨益。

事實上,新時代也是高品牌發展的時代,白酒行業也一樣,正在從量的增長向質的增長轉變,品質和品牌成為高頻關鍵詞。

李保芳表示:“白酒行業已經進入產區競爭時代,貴州白酒的總量不大,但收入和效益十分可觀。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量’固然重要,‘質’才是關鍵。”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則強調:“要堅持要走贏在品質的發展之路上,白酒產業的未來發展要以風味和健康為雙導向,消費者高辨識度是中心”。

對此,有業內專家認為,“核心產區+歷史積淀的品牌”模式,是醬香型白酒負責的下一輪風口。打造優質醬酒企業,依然有品牌資產、品牌價值、品牌文化以及過硬的產品品質等高門檻要求。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坐落于國酒之鄉市茅臺鎮赤水河畔的茅臺鎮核心產區的釣魚臺國賓酒業,占地面積160余畝,已形成年產3000噸醬香型白酒的能力。2018年,釣魚臺國賓酒業銷售業績同比增長100%,公司秉承“釣魚臺”歷史文化和醬香酒工藝完美結合的發展理念,二十年來,以嚴苛品質和獨特的品牌價值發力優質大曲醬酒市場,已然成為貴州白酒一朵獨特的浪花。

對此,丁遠懷表示:“貴州釣魚臺國賓酒業還要不斷學習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做好一個‘小而美’的企業,做出自己的特色。任何酒企,只有品質過硬,才能行穩致遠。”

事實上,在經濟增長、消費升級、行業內部調整、新消費群體培育等內外在因素的推動下,醬香酒領域消費結構將由“倒金字塔”型向“橄欖”型演變。當前,醬酒二線市場實際上仍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藍海真空帶,如若能夠成功跨入這個區間占得一席之地,那便代表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 白酒 行業 競爭 貴州白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