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焦點速看:匯添富基金趙劍:關注大制造業前景 新能源仍有較好投資機會

2022-11-25 09:49:37    來源:東方財富網

嘉賓介紹:趙劍,匯添富基金基金經理,清華大學工學碩士,2009年9月加入匯添富基金,歷任行業分析師、高級行業分析師、匯添富投資研究部制造周期組組長、現任匯添富投資研究部新能源組組長、基金經理

作為A股市場的熱點板塊,高端制造業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制造業投資前景如何?相關的投資邏輯具體如何理解?新能源板塊后續是否仍有投資機會?近期市場面對哪些分歧和擔憂?對此,匯添富基金趙劍跟大家分享精彩觀點。


(相關資料圖)

趙劍表示,制造業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國家競爭力非常重要的標準值,中國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跨越,未來中國的制造業優勢很大,具有一個很好的投資前景。新能源經歷了2021年的大幅上漲,今年總體上體現為兩個特點,即分歧和分化很大,看未來一年稍微偏中期維度,產業仍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其指出,對于半導體、軍工、醫藥等制造業的投資邏輯,由于制造業涵蓋的這個范疇太大了,我們也不需要去理解每一個技術細節,這些板塊之間差異,需要剝離經營本身,分析本質特征和格局。

以下為文字精華:

1、匯添富基金趙劍:持續看好大制造業的前景

提問:我們都知道趙劍總投資研究是長期覆蓋大制造領域的,作為匯添富的大制造業專家,您怎么看待大制造業的前景以及當下市場的投資時機?

趙劍:我們總體上非常看好大制造業的前景,因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所以制造強國是放在第一位的。

從大方向上來講,制造業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國家競爭力非常重要的標準值,而且中國在從一個制造大國向一個制造強國跨越。

為什么現在整個制造業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第一點是政策。過去幾年國內出臺很多產業政策,對于制造業的,各行各業的政策一直是大力扶持的態度。

政策主要兩方面,一方面是產業政策,比如像新能源汽車這些產業,還有第二種資本市場的政策。2019年推出的科創板是非常好的政策方向,通過這種資本市場融資的扶持,讓一大批企業加快了發展速度。

從政策的角度,國內對整個制造業的扶持,不僅不會削弱,而且還會加強。

需求側方面,因為我們都知道說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內需市場,這往往有利于各種產業的孵化發展。新能源車就是一個例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產業通過合資企業的政策,這么多年了相比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

但是近幾年的新能源汽車轉型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戰略機遇,同時這也是基于中國巨大的市場。這樣的環境下,一批車企,包括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零部件企業,慢慢發展起來了,需求側我們巨大無比的內需市場,給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而且很多產業在國內經歷了內卷,競爭力往往很強,放在全球就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從供給側看,中國的制造業有比較好的前景,因為全球來看,我們在制造業方面是供應鏈最完善的一個國家,從這角度來講,相比很多海外國家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第四點,在制造業要素方面,我們也體現出很大的優勢。有些是偏中長期的,中國制造業發展早期,中國利用了人口紅利,近幾年當制造業慢慢從大變強的過程中,更多的是一個工程師的紅利,這個要素是中國一個很強的競爭力。

過去一年國際局勢復雜,帶來能源價格大漲。目前我們主要的能源來源還是以煤炭為代表,我們的煤炭價格還是比較低的,相比于海外暴漲的石油天然氣價格。

所以總體基于上述4點,未來中國的制造業優勢很大,具有一個很好的投資前景。

2、匯添富基金趙劍:新能源板塊仍具備較好投資機會

提問:作為匯添富新能源組組長,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板塊在第四季度的表現?

趙劍:新能源經歷了2021年的整體的大幅上漲,今年總體上體現為兩個特點,第一個就是分歧很大,第二個是分化很大。分歧很大從股票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四五月份當時經歷了一波大跌,然后五六月份大幅反彈。分化方面,近期受益于歐洲能源危機,新能源板塊中的分布式光伏等相關股票表現比較好。

分化和分歧之下,怎么看四季度?四季度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我們經過溝通,發現大家一個最大的擔憂點是對消費的擔憂。因為汽車本質上也是個可選消費品,這個點上很難完全打消擔憂,最后還是需要靠數據來緩解投資者的擔心。

我認為看四季度可能時間有點短,看未來一年稍微偏中期維度,產業還是有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機會的。

原因主要有幾點:第一,這個行業的需求比較確定,現在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大部分行業的增長速度都在下降,但是新能源行業增長速度還是很快。

光伏方面,今年歐洲超預期景氣,全年我們判斷光伏直流側的裝機大概是280-300G瓦,然后按照現在的趨勢預測,明年估計全球的光伏的直流側裝機是在450G瓦,所以我們判斷可能增長還是超過50%的。

我們判斷,明年歐洲還是有比較快的一個增長,大概率是從50-60G瓦增長到明年的80-90G瓦。然后美國原來光伏裝機是最低的,我們判斷明年至少是一個翻倍,因為光伏的能源經濟性非常高。

然后再看新能源汽車,本來大家預期很悲觀,但實際上我們看數字并沒有那么悲觀。

我們判斷2022年全球的新能源乘用車的批發量會超過1000萬輛,其中的中國大概是650萬,美國相對弱一點100萬,然后歐洲確實今年影響很大,所以相比于2021年幾乎是持平,所以大概是220萬。我們判斷明年全球銷量能達到約1400萬輛,有40%左右的增長。

所以從這角度來講的話,這個行業明年的增長還是非常的快。第二是供給側方面,這么多年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光伏產業歷史上也有過好幾輪危機,但目前中國的光伏產業競爭力非常強。過去兩年,不管光伏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各種各樣的跨界資本進入,但如果觀察產業微觀,它的供需格局還是比預期好,原因是需求非常超預期。

過去的現象是產能過剩了,行業可能就不行的。但是像新能源產業,產能略微過剩,會推動產品價格下跌,實際上又有很多原來不具有經濟性的需求出現,所以這個行業的韌性很強,而且供給側中國企業優勢,未來不僅不會削弱而且會增強。

第三點跟很多產業一樣,這是技術創新占很大權重的制造行業,技術創新是個永恒的話題。本來大家覺得光伏產業是個挺傳統的產業,但是這10年有很多技術進步。就像現在就說你去看各種電池技術,如果不斷的有技術創新,意味著不斷有投資機會。

第四點我認為可能未來要看半年到一年才有機會,就是因為我們市場它往往是波動的。我們站在現在這個點上看,大家覺得這些新興產業估值都很貴,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現在這些產業尤其是新能源產業,估值一點都不貴,大部分公司PE都是交易在20倍到30倍之間,有些環節估值更低。

然后要匹配平均30-50%的增長,從PE角度是低危的,所以未來不管是消費的預期改善,還是宏觀有所改善,這些板塊彈性會比較大的。

3、匯添富基金趙劍:制造業各領域投資邏輯有所不同

提問:大制造領域的各個子板塊,比如醫藥軍工等等,投資邏輯有何差異?

趙劍:對于半導體、軍工、醫藥這幾個例子,因為制造業涵蓋的這個范疇太大了,我們也不需要去理解每一個技術細節。

第一是大制造板塊,它的行業特征,競爭格局差異還是非常大的,導致投資范式也不太一樣。比如軍工行業,整體需求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需求是不太市場化的,但非市場化有個好處就是確定性很強。

第二個特點,現在軍工行業相比于很多行業,壁壘特別高,一般人想進這個行業都進不了,所以它的供給結構非常好。所以這是這個行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在競爭格局。

再舉個例子,半導體產業跟新能源行業也不太一樣。半導體往往是很多工業行業的中游中間品,所以下游非常分散,我們去發現去研究這些行業的時候,它確實是跟下游景氣度很相關。如果下游是消費電子的,今年整體需求都很差,但如果下游是光伏或者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就很好。

第二方面半導體產業有一個很強的半導體周期,但是在中國又不太一樣,因為這幾年國家在大力的推進國產化,這些都是分析這些產業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些考慮因素。

然后醫藥產業當然是一個更大的范疇,和制造業相關的比如說做制造外包的公司。

商業模式本質上也是利用中國的工程師紅利。

這些板塊之間差異,還是需要去剝離經營本身,分析本質特征和格局,另外觀察制造業行業,我是把看這么多行業大體上分這兩塊,也有助于理解行業:

有些制造業行業,比如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非常具有典型特征的中國優勢產業,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長板產業。有些像半導體產業,相比于歐美還有一定差距,投資邏輯是不太一樣。

優勢產業需要去觀察判斷企業是不是能維持優勢,是不是能不僅從國內,還從全球角度去獲得收入或者訂單增長,短板產業往往有一個很強的國產替代邏輯,有些產業本身并沒有快速增長,但是原來國產化率很低,所以它往往有這方面的機會。

雖然不同行業的制造業公司,商業模式千差萬別,但是好企業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很多民營制造業公司是基于成本優勢,然后慢慢積累了一定的收入利潤,然后投入研發追上國外同行,然后具有產品優勢。

共同的原因往往是一些勤奮的企業家,還有工程師紅利,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你沿著這條線去觀察,很多公司,優秀的企業家,好的戰略發展組織都非常重要。

提問:如何看待中國的大制造行業在全球競爭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趙劍:現在面臨的挑戰很大,耳熟能詳就兩個。第一個就是現在逆全球化的挑戰,我觀察到現在很多企業確實做得非常的好,一方面是保持這種開放合作的態度,另外是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水平,當別人對你不可或缺的時候,你可能說是不具有任何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復雜環境下面,我們要真正實現從制造大國到強國,確實是需要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進行突破。這個方面的突破是我們的挑戰,也是未來的一個的機遇。

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挑戰做好了就是機遇。同時目前大的背景是,現在全球增長都在降速,但是很多行業存在的一些機會,比如綠色化數字化,還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創新。

不管是國家作為整體,還是去看很多微觀的企業,如果你能做好準備與時俱進,做好研發做好產品,最后一定是能抓住這個機會的,所以挑戰和機遇它往往是共生的,最后就是看企業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如果能抓住機會就會上一個臺階,所以很多優秀的上市公司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所以總體上,雖然面臨挑戰和機遇,我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

風險提示:本文中涉及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我們當前時點的看法,基于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所涉觀點和判斷后續可能發生調整或變化,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宣傳材料所涉任何證券研究報告或評論意見在未經發布機構事前書面許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所涉相關研究報告觀點或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咨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證、承諾,閱讀者應自行審慎閱讀或參考相關觀點意見。本材料僅為宣傳材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應詳細閱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體情況?;鸸芾砣斯芾淼钠渌鸬臉I績和其投資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以及同類基金的過往業績表現,均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 匯添富基金 投資機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