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投 >

今年以來有40只開放式基金清盤 基金產品“新陳代謝”逐漸常態化

2019-03-21 15:51: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隨著公募基金產品發行注冊制走向深入,基金產品“新陳代謝”逐漸常態化,清算產品類型日益多樣化。Wind資訊顯示,截至3月20日,今年以來共有40只開放式基金清盤,其中包括1只股票型基金、22只混合型基金、17只債券型基金。

基金清盤,俗稱基金退市,是指基金資產全部清算變現,將所得資金分給持有人。從清算類型看,主要有3類清算:一是觸發合同終止條款。例如,部分基金《基金合同》約定,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終止《基金合同》,不需要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即可清算。二是保本基金到期不延續。三是基金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清算。例如,大成強化收益基金公告稱,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于2019年1月8日表決通過了《關于終止大成強化收益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相關事項的議案》,本次大會決議自該日起生效。

金牛理財網分析師宮曼琳認為,從目前3類基金清盤的原因看,少數基金出于保本到期轉型需要進行清算,而多數基金產品由于業績不佳、規模萎縮、管理成本增加、運營效率降低等原因,導致清盤風險加大。這些“迷你基金”產品與其在市場上苦苦支撐,不如加速清算,實現基金市場的優勝劣汰和新陳代謝。

自2014年9月匯添富28天短期理財債基清盤退市,成為基金注冊制新規下首只主動清盤基金以來,越來越多的基金加入了清盤的隊伍,清盤退市正在成為新的市場化、常態化、法治化的選擇。招商證券分析師宗樂表示,建立健全成熟的基金發行和清盤流程是我國基金行業與海外成熟資管市場接軌的必由之路。市場應逐漸適應基金清盤常態化,這也是維持基金業生態健康的必要手段,對投資者來說,基金清盤并非壞事。

關鍵詞: 開放式基金 清盤 基金產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