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投 >

許昌鄢陵:聯鄉幫村助力夏管筑牢糧食“壓艙石”

2023-06-25 22:50:11    來源:人民網


(資料圖)

“三夏”時節農事重。眼下,正值夏季秋作物生長、管理的關鍵時期。隨著主產區夏管全面展開,鄢陵縣黨委、政府因地制宜搶抓農時,把抓好夏管納入聯鄉幫村近期工作的一項內容,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夏糧歸倉、秋糧入田同步發力,全縣342名幫聯干部下沉一線,深入鄉村服務指導農民做好夏作物田間管理,進一步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我家種了800多畝玉米,出苗率較高,補種少。上半月持續高溫,農業專家指導要用淺水灌溉,效果較好。”鄢陵縣南塢鎮屯北村種植戶梁小軍說,做好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化學除草等方面夏管工作,有信心迎來今年玉米大豐收。

“芒種后,忙種豆”。鄢陵縣地處豫中平原,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縣。據鄢陵農業部門技術人員介紹,今年全縣推廣優質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往深里走、往細里做,并通過引導農機加裝衛星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等措施,開展技術指導,提高玉米大豆的播種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目標。今年,全縣共種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0.57萬畝。采用這項技術的地塊玉米,較歷史同期均早7至10天進入大喇叭口期,目前玉米長勢良好、苗情喜人。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端穩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關鍵在“燒好科技這把火”。鄢陵縣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到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從要求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到強調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推動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深化,糧食生產茬茬壓緊、環環緊扣,為“中國糧倉”輸送源源不斷的糧食,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今年,針對麥收期間連續陰雨天氣,鄢陵縣聯鄉幫村高度重視,本著搶收是關鍵,及時晾曬和烘干才是保障的理念,積極組織各方力量,全縣31臺糧食烘干機經檢修后全部啟用,多渠道開辟閑置廠房、文化廣場、學校操場、支部大院等各類晾曬場所,指導農民通過在田間地頭鋪設防水布進行攤薄晾曬,防止直接堆積造成發熱霉變。今年三夏期間,全縣累計開辟晾曬場所3851個、晾曬面積281.4萬平方米,累計烘干小麥3910噸、晾曬小麥111720噸。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也讓越來越多的鄢陵人悟透增收的秘訣——現代農業必須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騰飛!。鄢陵縣及時制定了《鄢陵縣秋作物品種布局利用意見》和《2022年鄢陵縣玉米品種利用意見》,科學引導農民群眾因地制宜選擇優質秋作物品種,全力打好種業“翻身仗”,讓農民挑起“金扁擔”,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全縣預計全縣秋糧播種總面積51.98萬畝,已播種5.76萬畝,占比11.08%。

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針對進入6月份以來,全縣氣溫偏高,降雨偏少等干旱情況,鄢陵縣聯鄉幫村工作以“抓夏管、促全苗”為重點,針對保障秋作物產量穩產增收精準發力,勇做糧食安全的“排頭兵”,甘當“店小二”,迅速聯合農業部門組織69名農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紓困解難,指導群眾查墑情、查苗情、查病蟲情,因苗施策、分類管理,指導農戶科學運籌肥水,促弱轉壯,確保苗齊苗全苗壯,努力實現“龍口奪糧”“蟲口奪糧”,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全縣已播種玉米37.2萬畝、紅薯1.7萬畝、大豆4.3萬畝、花生2.8萬畝,為種足種夠秋糧打下基礎。(來源:鄢陵縣委宣傳部 蘇可喜)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