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食藥監局嚴查自制飲品 132商戶被責令整改

2018-05-04 16:10:16    來源:新京報

昨日,三里屯,執法人員在一家飲品店內檢查清潔消毒制作情況。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昨日,三里屯,執法人員在一家飲品店內檢查清潔消毒制作情況。

食藥監局查自制飲品 132商戶被責令整改

夏季將至,氣溫回升,自制飲品迎來熱銷期。日前,有媒體曝光某飲品店店員“徒手擠果汁”、使用不新鮮水果制作飲品,引發熱議。新京報記者昨日了解到,北京市食藥監局近日對1470戶餐飲單位的自制飲品開展了專項檢查,發現部分店面存在缺乏供貨商資質、飲料包過期等問題,共132戶被責令整改,79戶被當場處罰或立案查處。

自制飲品為首輪檢查重點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底,北京啟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第一輪重點就是自制飲品。檢查圍繞原材料質量情況、加工用設備容器清洗消毒情況等7個方面開展。檢查對象既包括肯德基、麥當勞等知名連鎖餐飲店,還包含物美、全時等超市和連鎖便利店,以及漿寶、水果先生、貢茶等“網紅”門店。

據介紹,從4月28日到“五一”期間,食藥監執法人員檢查了各類食品經營單位1757戶,其中餐飲服務單位1470戶。抽檢飲料樣品1280批次,送食品檢測機構檢驗,目前正在檢驗中。本輪檢查共對132戶經營者責令限期整改,并對79戶予以當場處罰或立案查處。

對于近日引發熱議的某飲品店店員“徒手擠果汁”、使用不新鮮水果制作飲品的新聞,記者從市食藥監局得知,該局正在對情況進行核實,以開展下一步工作。

部分無資質店鋪制作飲品

這次檢查發現了哪些問題?據介紹,大部分經營自制飲品單位能夠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定期檢查庫存原材料,及時處理超保質期或變質的食品及原料,但也有一些單位工作存在漏洞。

檢查發現,部分單位從事飲品制作的操作人員健康證明未辦理或者已經過期。如北京宏心樂餐飲有限公司(標稱“上島咖啡”)、北京味多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第六十二西餅店、北京德克士食品有限公司鄰楓路街。還有一些店鋪無自制飲品經營項目,卻加工制作豆漿、果蔬汁等飲品。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負責人段志永表示,現制現售飲品對環境、人員加工操作、貯藏和設備都有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規定,符合安全保障條件方可從事現制現售飲品加工。

此外,在原料購進和使用方面,有的店面無法當場提供供貨商資質,或不按照法律規定履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現場還發現,北京信誠東融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可樂機中使用的濃縮飲料包已過期。現場還發現北京樂佳鑫茶館存在餐具未洗凈消毒的問題。

■現場

太古里“冰館”進貨來源不明

昨日下午,記者跟隨朝陽區食品藥品監管局人員來到三里屯太古里,對“喜茶”、“冰館”兩家店面進行現場檢查。其中有自制飲品店面生意火爆,門口幾十位消費者排隊等待,一位提供跑腿服務的小哥告訴記者,已經等待了一個半小時時間,想喝上一杯飲品,消費者不僅要向平臺付款18元,還要給小哥支付25元。

那么,這些店面食品安全情況如何?在現場,執法檢查人員檢查了店鋪的餐飲單位證照情況、陽光餐飲的公示情況,查看了食品進貨票據,并檢查食品加工過程及餐飲具的消毒保存情況。根據要求,現場應該嚴格專間、專區制作,避免交叉污染,嚴格工具消毒,不得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非法添加。

在“喜茶”店中,執法檢查人員現場抽取了兩款水果茶自制飲品,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在“icemonster冰館”店中,執法人員發現,該店進貨臺賬不符合要求,只記錄了進貨品牌,沒有記錄數量與來源。“不明來源進貨,消費者可能食用有害,而且記錄不完整,制度落實也不完全。”現場執法人員通知整改,并提示該店應為操作人員佩戴口罩、將食品加蓋放置。

關鍵詞: 商戶 自制飲品 整改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