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建設魅力黃浦 —致敬勇敢的創業者

2019-03-19 16:07:20    來源:北國網

3月14日,2019“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黃浦分賽點在蘭生大廈圓滿落幕,現場逾60家企業、近200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者與專家導師、同行、創業伙伴等進行了緊密而實質性的競爭與交流,在春和景明的季節展示出創業者的激情。

在國家和市場大力支持雙創的環境下,對創業者的關注勝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相對于其他支持活動而言,創新創業大賽給予創業者的獎金并不算豐厚。為什么有如此眾多的優質項目依然選擇創新創業大賽這一平臺來展示?在上海杰航軟件開發有限公司企業的馮宇航看來,“參加創業大賽,是對創始人在能力上的延展”,贏得創新創業大賽,不是贏得資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贏得了“創業者”這一身份。“創業者”,是人在一生的諸多身份中為自己找到的一個位置,這意味著勇敢。

世上無易事,創業亦如是。當問起創業者在創業路途中哪個時刻比較困難時,上海鎬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郭寅琦坦言道:“每天都很難”。來自市場的競爭、團隊的矛盾、資金的斷裂、家人的不理解以及遭遇挫折后的自我否定,每時每刻都在逼迫創業者做出選擇。

做出創業選擇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大部分人都跟我們提到了“自己”這個詞。有人在穩定的家庭長大,希望突破祖祖輩輩安穩的生活方式,為自己的夢想謀求一點改變;有人在優越的工作環境和高薪的職位上奮斗數年,希望用新的方式為自己熱愛的行業貢獻些許力量;有人曾經是創業者起起伏伏的觀察者,后來索性加入他們,希望用自己有限的行動創造無限的機會;也有人僅僅是憑著年輕,希望在該自由的年紀為自己活一次。理由不盡相同,但從創業者身上,我們看到自我價值實現的光芒。歷經艱辛之后,依然選擇堅持,這意味著勇敢。

創業不僅僅是堅持,更要支持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創業者單打獨斗的創業模式顯然已不符合行業和時代發展的趨勢,在企業艱辛的時刻,讓創業者選擇繼續前行的理由,不僅僅是執著,更多的是各方面的支持。

一是來自政府的支持。黃浦區作為上海的商業中心,悠久的營商傳統和雄厚的商業實力,以及其中蘊含的無限市場契機,成為諸多創業項目落地的首選。而黃浦區在創業氛圍營造方面,也獲得創業者的肯定。首先是創新創業大賽的舉辦。薪郅互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張鯤指出“通過創新創業大賽,項目的商業模式被打磨得更加合理與成熟。”賽前的輔導、模擬演練讓企業事先有機會對項目需要展示的重點有所了解,而現場評委專家對于項目的質疑、商業模式的質詢、公司融資計劃的建議,讓創業者對于自己的項目有更多的思考,也對項目對于中國市場的適應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次是專業性孵化平臺的搭建。來自集成電路孵化基地的上海先積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和上海澄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認為,孵化基地在創業服務方面的政府解讀、項目申報、資源對接等方面,以低成本、密集型輸出方式為行業內創業企業提供了巨大幫助,企業以直線方式獲取了自身所需的資源。三是創業政策的頒布。上海澄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胡宗敏認為,近兩年政府對于創業給予了諸多實惠性政策,比如增值稅稅率降低、小微企業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比例降低等,這些政策給予的不僅是實在的收入,更為重要的是給予了創業者一定程度的信心,說明創業者一直被關注。

二是來自身邊人的信任與鼓勵。薪郅互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張鯤的第三個創業項目,前兩次的失敗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一定的傷害,但是家人對于其創業的認可,也是他繼續堅持的理由。點石瑞凱(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關女士則為創業途中結識的志同道合的伙伴感到自豪,擁有一支高效且強執行力的團隊,給予了項目落地巨大的支持。工博士股份有限公司的龐小姐也有相同的感受,她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創業能夠持續的歸因。

支持勇敢的創業者,或許政府和身邊人能做的有限。創業項目的成功也離不開創始人對于市場需求的敏銳捕捉。盡管目前政府對創業的支持還存在著:平臺能容納的創業者有限、專家的行業經驗不足、行業術語推廣的壁壘等問題,但大賽現場創業者迸發的篤定,依然讓我們相信,創業的成功或許,就在這一次!

關鍵詞: 黃浦 創業者 上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