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人社部發布13個新職業 超半數源自阿里平臺效應

2019-04-10 10:56: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9日電 近日,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三部門聯合發布13個新職業。記者了解到,數字化管理師、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等超半數類別的新職業都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上涌現出來的。

源自釘釘的數字化管理師是新職業的代表之一。“去年我的年薪從7萬漲到25萬,收到近40個企業offer,最多的時候同時有6家企業發來工作邀約”,今年31歲的數字化管理師黃祖勝說。他成為數字化管理師后,成功幫助10余家創業公司搭建起組織架構、人事結構和管理體系。目前全國已經有70萬名數字化管理師。

“新就業創造了非常大的增量,也提高了就業的質量,是對個人成就感的滿足。”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鳳霞說。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項目,其中未來的物流機器人由菜鳥獨家牽頭研發。菜鳥汽器人倉中誕生了很多含金量十足的新職業。95后女大學生劉劃亭畢業后成為了菜鳥黃陂智慧園區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30歲的王飛飛從一名出庫打包工華麗轉身,成為了菜鳥嘉興未來園區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收入翻了一番。新職業的背后是新產業的形成。以物流機器人為例,有分析指出,這一行業潛在市場已經達到千億元。

在阿里巴巴平臺,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標配。以交通行業為例,公交公司里這兩年就誕生了一個新職業——大數據線路規劃師。杭州公交集團在阿里巴巴的云計算技術支持下,打通了公交車行駛數據、支付寶掃碼數據、高德導航數據,研發出一套公交數據大腦。大數據線路規劃師就是基于公交大腦的研究與判斷來規劃線路,去年他們規劃的其中一條線路113路,往返最繁忙的兩個點,竟然比地鐵還快了10分鐘。

與刷臉支付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誕生的研發生產和安裝調試人員已達到50萬人。

物聯網安裝調試員也是由阿里巴巴催生的一項新工種。在物聯網產業中,在與刷臉支付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誕生的研發生產和安裝調試人員就已經達到50萬,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中。據統計,支付寶刷臉設備、無人貨柜的安裝調試員平均年薪達到15-20萬。此外,阿里云的人工智能、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都豐富了新就業圖譜。

在武漢黃陂,阿里巴巴淘工廠賦能很多留守媽媽上崗就業。2018年10月,“媽媽工廠”正式開工,經過她們的巧手,一件件美觀大方的英倫風青少年服裝加工成型,打包后銷往全國各地,年產值有望破3000萬元。這些再就業的媽媽們平均月收入5000元左右,旺季時月薪6000元至8000元。失業修理工也在阿里巴巴平臺實現高質量再就業,圓了“AI夢”,成為“店小蜜”機器人訓練師。

“阿里巴巴平臺起到了就業蓄水池的作用,也創造出很多新就業機會。”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指出,“新就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既能擴大就業空間,又創造了許多過去沒有的就業機會,賦予勞動者更大選擇空間。”

據人社部介紹,國家上一次修訂職業大典是在2015年,彼時“快遞員”被列入新職業。經過數字經濟4年來的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也帶動社會新就業涌現。這中間,創造數字化新職業,并廣泛提供普惠型就業機會,是阿里巴巴平臺效應的體現。

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連續6年成為中國納稅最多的互聯網企業。此外,阿里巴巴主動為中小企業減負250億元。伴隨著阿里巴巴平臺效應持續擴大,還帶動上下游產業納稅2581億元,創造就業機會4082萬個。

關鍵詞: 人社部 新職業 阿里平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