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中國科技館圓滿落下帷幕

2019-06-19 14:26: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8日電 科技探知未來,創新擁抱夢想。6月17日,“探知未來”(SOLVE FOR TOMORROW)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中國科技館圓滿落下帷幕,全國75支參賽隊伍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決出一等獎7組,二等獎10組,三等獎15組。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技館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承辦,中國三星提供獨家公益捐助。中國三星總裁黃得圭出席頒獎典禮。

大賽自2013年創辦至今,影響不斷擴大,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已在全國大中院校形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作為教育部確定為2019年度29項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大賽設15個分賽區,分別由中國科技館、山西省科技館、黑龍江省科技館、安徽省科技館、山東省科學技術宣傳館、湖南省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重慶科技館、四川科技館、貴州科技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甘肅省科技館、青海省科技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泰安市科技館承辦。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的22000支隊伍,共計6萬余名大、中學生參與,為歷年來最大參賽規模。

賽事設有“創意作品”和“科普實驗”兩個單元,分為“智能控制”“未來教育” “生物環境”和“風能利用”四個命題。“智能控制”和“未來教育”命題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利用人工智能的思路和開源軟硬件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不僅考察參賽隊伍的科技知識及應用的硬實力,也對選手們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等軟實力進行評估,鍛煉青年學生面對復雜問題時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如果說“創意作品”單元充分體現了大賽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那么“科普實驗”單元的兩大命題則為大賽注入了更多藝術和生活之美,意在提升學生們的“科技美學”素養。其中“風能利用”倡導學生關注可再生能源,鼓勵他們自選材料,自定思路設計制作逆風小車。“生物環境”命題以生命科學為基礎,鼓勵學生通過不同顏色的細菌,以培養基為畫板創作“細菌畫”。將生命科學與藝術繪畫充分結合,極大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熱情,參賽選手們感嘆道“細菌畫創作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之美,創作中獲得的不僅是生命科學的知識,還有藝術美學的修養。”

決賽期間,主辦方還安排了多場科普演講。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葉培建、金之鈞 ,北京電影學院特聘教授Kevin Geiger等國內外權威學者,分別就不同領域科學命題做精彩演講。武向平院士帶領現場學生一起認識了我們所生活的宇宙,葉培建院士介紹了中國探月工程背后的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Kevin Geiger教授則介紹了未來高新技術在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咖云集的學者陣容,為學生們奉上一場科學知識的饕餮盛宴。

據悉,中國三星一直關注中國青少年科普創新事業,在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STEM GIRLS等相關項目中,已先后投入超過1.7億元人民幣。“SOLVE FOR TOMORROW”是三星的全球公益項目之一,已先后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巴西、哥倫比亞等13個國家落地實施。自2013年中國三星將“SOLVE FOR TOMORROW”項目引入國內,迄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探知未來”(SOLVE FOR TOMORROW)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

正如中國三星總裁黃得圭在致辭中所言:“三星的發展是基于不斷的科技創新,因此我們更懂得科普創新對于企業、國家乃至人類未來發展的意義。”未來中國三星將在科技創新領域繼續為廣大青年打造更廣闊的平臺,讓科技創新精神在青少年中進一步得到傳承和發揚,助力中國青少年科普創新事業發展。

關鍵詞: 青年 科普創新 實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