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眾多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緣于兩大原因

2021-11-27 09:34:57    來源:證券日報

臨近年末,各大機構開始對明年中國經濟進行展望。不少重量級外資機構持樂觀態度。

摩根士丹利給出的判斷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觸底,明年二季度有所恢復,明年下半年恢復得更為明顯,全年實現5.5%的增長;高盛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步伐將相對放緩,但經濟增長結構更好;貝萊德稱,對中國的投資展望更有信心,已將中國的投資比重由減持調高至更為中性的頭寸,基本考慮是預期明年中國經濟將穩定增長,并且可能超乎投資者預期。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筆者認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可以分為兩大方面:

首先,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績單”來看,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主要經濟指標仍穩定在合理區間,在總體“穩”的基礎上繼續向著高質量發展“進”。

透過這份“高顏值”的成績單,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回旋空間廣闊的特點。

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有穩固的市場基礎——從“三駕馬車”來看,今年前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等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投資方面,一些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正在形成強大的新動力——一方面,包括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另一方面,一些傳統產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為經濟增長新的增長點。

有良好的對外合作資源——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今年前10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43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8%(折合1420.1億美元,同比增長23.4%)。并且,我們還有更多的有利條件——產業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豐富等綜合優勢突出……

其次,得益于我國推出的一系列務實舉措。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日前,《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部署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正如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職能轉變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審改辦協調局局長盧向東所言,開展試點不是為了“栽盆景”,而是要多育良種、移植全國,促進中國營商環境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可以預期的是,中國廣闊的市場空間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會成為外商投資的沃土,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商投資。

新一輪穩外貿政策呼之欲出。11月23日,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十項重點任務。同時,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日前透露,適時出臺新一輪穩外貿政策舉措,確保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

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推出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深化外貿領域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業態和模式創新,必然會不斷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

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舉措不斷。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最近,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從落實落細財稅扶持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加強創新創業支持等11個方面提出34條具體措施。

今年以來,我國推出的舉措可以用“少取、多予、服務、培優”八個字來概括。這八字舉措,切實為企業減輕了負擔,幫助其渡過難關,比如,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9100億元,七成有經營合作收入的小微企業無需繳稅。

事實上,我們推出的舉措遠不止這些,并且政策工具箱里還有“存貨”,可以根據變化加以應對。由此,境外機構看好中國經濟,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關鍵詞: 舉措 增長 中國 中國經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