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壓而上,穩健前行——從港口集裝箱“晴雨表”透視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嚴冬已至,寒風乍起,但渤海灣畔的天津港,依舊一派火熱。
港機轟鳴,吊臂起落,遠洋巨輪上滿載的集裝箱被一一吊起,由集卡運至火車。很快,一列裝滿日用品、電氣設備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整裝待發,將出境開往蒙古國。這樣的跨境陸橋運輸班列,每天都有數列從天津港發出。
天津港集團總裁焦廣軍介紹,今年1至11月份,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920萬標箱,同比增長12.3%,外貿集裝箱航線已覆蓋歐洲、地中海、紅海、中東、北美、俄羅斯遠東、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各主要港口。
這只是今年中國眾多港口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8.7億噸,同比增長7.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5億標箱,同比增長8.4%。
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港口忙碌運轉,集裝箱頻繁“遷徙”,印證中國外貿量穩質升。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同比增長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4%,這也是中國外貿連續18個月同比正增長。
作為去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即將收官之時,在全球依然深受疫情陰霾影響下,港口集裝箱的亮眼成績單,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十足。
這離不開中國政府對疫情的精準防控,外貿訂單回流提振企業信心——
數據顯示,從疫情暴發至今年7月,全球貿易中超過80%的貨物通過海運完成,而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貨物中,海運完成比例從疫情前的94.3%上升至94.8%。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全球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疫情防控穩扎穩打,產業鏈的正常運轉為企業帶來不少海外轉移訂單。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為外貿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球經濟和貿易有所回暖,國際市場需求增加利好我國出口。
“得益于我國防疫措施的成功,今年,中遠海運集團在‘穩外貿’‘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萬敏說,今年前10個月,集團完成箱量2245.4萬標箱,同比增長5.7%,其中完成中國出口箱量800萬標箱,同比增長11.7%。
10月13日,中遠海運“天秤座”輪停泊在上海洋山港二期碼頭(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中國疫情防控有力,復工復產快,貨物運輸需求快速增長,讓全球的航運公司看到了曙光。”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助理總經理劉聞說,綜合考慮全球需求,公司將大部分船隊投入到中國市場的運營。
這離不開非常時刻的果斷舉措和企業的主動求變——
今年3月,裝載13469個空集裝箱的“中遠海運恒星”輪“萬里運空箱”,在寧波停泊。盡管轉運空箱成本高于生產新箱,但這一舉動暫時緩解了空箱短缺的燃眉之急。
生產企業也在加足馬力。寰宇東方國際集裝箱(啟東)有限公司董事長鮑驊說:“我們單月交箱量從2萬箱提高到6萬箱,交付能力顯著提升。”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集裝箱月產能已由以往的20萬標箱提升至歷史最高50萬標箱,新箱供給有保障。
運力問題得以舒緩,不少企業挺起“腰桿”,能夠“吃”下更多訂單。
“航運運輸需求持續增長,23000箱超大型雙燃料集裝箱船訂單紛至沓來。”中國船舶集團江南造船該項目工作人員張譞暉說。據統計,中國船舶集團今年累計交船194艘,提前一個月超額完成全年交船任務。
運力問題得以舒緩,更多企業借勢積極轉型,“出海”勢頭強勁。
福建晉江力利玩具有限公司打破傳統代工模式,創立自己的品牌,并擁有標準化管理體系。“中國制造”在歐美市場打下良好口碑,也為企業贏得更多“回頭客”。
“歐美國家節日期間,對中國產品需求更強烈。現在我們幾乎沒庫存了,正在備料生產明年訂單的貨物。”公司總經理許賓賓說。
這離不開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助推外貿跑出“加速度”——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國投洋浦港碼頭,數萬噸原材料從遠洋巨輪上卸下,經檢驗檢疫合格后,用卡車運往洋浦保稅港區。
“海南自貿港的利好政策,特別是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的加工增值政策,讓我們獲得巨大商機。”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慧說。
這是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國投洋浦港碼頭(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推動出臺自貿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政策措施……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政策措施接連推出,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展現中國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廣闊合作空間、共享高質量發展紅利的堅定決心。
“這不僅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也為打造我國對外開放新優勢注入強勁活力。”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疫情陰霾之下,世界經濟風云變幻。但港口集裝箱這張“晴雨表”,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迎難而上的魄力和智慧,更見證了中國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信心與行動。
相關閱讀
-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通訊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明年施行...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