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報告研究顯示:中部縣域數字普惠金融與東部差距縮小

2021-12-29 10:35:20    來源:經濟日報

12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中國縣域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指數報告2021》。

報告顯示,近4年間,全國縣域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其中,縣域數字貸款和數字授信發展最為顯著,2020年數字信貸服務廣度得分較2017年增加8倍以上。

數字信貸已成為繼數字支付在縣域和農村持續普及后,縣域數字普惠金融發力的重點領域。同時,中部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呈現趕超趨勢,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正明顯縮小。

報告稱,2017年至2020年全國縣域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總指數得分的中位數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其中,近4年內,在支付、信貸、授信、理財、保險五類縣域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中,數字貸款和數字授信作為基礎的金融服務類型,發展較快,增長最為顯著。

“數字信貸的高速發展,得益于近年來很多地方政府積極為金融行業引入新技術,探索與金融機構合作,金融行業的線上化能力正在持續增強。”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何廣文表示。

運用云計算、衛星遙感,IOT等數字技術,農戶的農業保險、土地流轉、種植情況等數據成為反映其信用和經營狀況的依據。將數字風控取代傳統風控,原本最難識別的農村客戶,有了更精準的數字畫像、數字信用評級和數字授信,擴大了農村使用數字信貸的用戶基礎,促進縣域數字信貸的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對資金回流農村地區起到了助推作用。

網商銀行公開數據顯示,全國1/3涉農縣區政府已經與其達成數字普惠金融合作并上線,數量超過900個。

研究發現,中部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呈現趕超趨勢,其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正明顯縮小。如中部省份代表河南省,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河南2020年縣域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總指數中位數得分較2017年增長192%。

作為農業大省,近年來,河南省農村的普惠金融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借助金融科技,“人人有授信、戶戶能貸款”在河南部分地區已成為現實。

據了解,早在2017年,河南就已成為農村金融發展中第一個“吃螃蟹”的省份。內鄉縣與網商銀行合作,成為全國第一個數字普惠金融試點縣。在與網商銀行合作的900個涉農縣區之中,河南省有超過60個縣。

河南省蘭考縣的農村金融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年來,蘭考縣牢牢把握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機遇,推進金融服務與數字信息、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

據蘭考縣委常委、副縣長汪忠新介紹:“作為農業大縣,蘭考強化數據的運用,通過歸集1.3億條數據信息,充分挖掘大數據在金融領域應用開發數字信貸服務。”據了解,與網商銀行合作,建立數據風控模式,蘭考開發打造了縣域政務數據支持的數字化金融產品,目前已累計放款67億元,惠及7萬農戶。

關鍵詞: 數字 金融 縣域 發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