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回升 小型企業景氣水平仍偏弱

2021-12-31 15:07:25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12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2%,與上月持平;三大指數均保持在榮枯線之上。PMI月度走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PMI月度走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造業PMI連續兩個月回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隨著一系列保供穩價和助企紓困等穩定經濟發展政策力度加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明顯,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制造業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回升。

從制造業PMI指數的構成上看,在5大構成項中,生產指數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至51.4%,保持在榮枯線之上;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貨商配送時間指數等4個構成項保持在榮枯線之下,但較上月均有上升,其中原材料庫存指數環比回升1.5個百分點至49.2%,新訂單指數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至49.7%,表明制造業需求有所改善。

在制造業PMI其他相關指標中,價格指數繼續回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8.1%和45.5%,低于上月4.8和3.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均降至2020年5月份以來低點。

從行業情況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低于35.0%。隨著部分原材料價格下降,采購成本有所回落,企業加快備貨,采購量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均升至近期高點,分別為50.8%和49.2%,高于上月0.6和1.5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在宏觀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大力支持穩增長的政策基調下,更多為企業紓困的政策陸續出臺實施,大宗商品價格已經整體回落,企業生產狀況逐漸改善。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對澎湃新聞表示,未來幾個月多空因素交織,預計制造業PMI指數在50附近波動。

“有利因素是原材料投入成本下降,企業紓困與內需支持政策‘大禮包’,供應鏈與關鍵零部件短缺問題均呈現邊際改善,利好制造業;但接下來兩節臨近,國內統籌防疫,對制造業生產活動構成一定影響。從以往經驗看,多數情況下,2022年一季度制造業擴張步伐略為放緩。” 周茂華說道。

企業方面,不同類型企業之間繼續分化。大、中型企業PMI均為51.3%,分別高于上月1.1和0.1個百分點,景氣水平穩中有升。其中,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0.8%和51.7%,高于上月1.2和1.3個百分點,表明近期大、中型企業市場需求恢復有所加快。小型企業PMI為46.5%,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景氣水平依然偏弱,為疫情沖擊后經濟恢復階段的新低。

“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本月制造業PMI指數保持在擴張區間,體現了經濟的穩步恢復。但也要看到,國內需求仍面臨整體偏弱的困難,特別是小型企業制造業PMI指數較快回落,這種趨勢如果延續到明年,那么將進一步加大穩增長的壓力。”溫彬說道。

非制造業PMI擴張有所加快

12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高于臨界點。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顯示服務業經營活動恢復步伐總體有所加快。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3個商務活動指數高于臨界點,服務業景氣面有所擴大。

從市場需求看,新訂單指數為48.2%,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服務業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企業對市場走勢預期較為謹慎。

周茂華表示,服務業活動有望保持擴張。主要是國內疫情整體受控,疫苗持續推廣,疊加節假日因素,服務業活動有望保持擴張;但國內散發病例與防疫常態化,服務業行業整體將繼續受到抑制。

12月,建筑業有所景氣回落。趙慶河表示,受寒潮降溫天氣及“兩節”臨近等因素影響,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3%,比上月下降2.8個百分點,反映建筑業生產擴張有所放緩。近期保供穩價政策不斷顯效,建筑業投入品價格指數為48.1%,連續兩個月低于臨界點,企業成本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周茂華表示,短期受季節性與天氣影響,建筑業活動存在起伏,但從國內加快逆周期、跨周期政策支持力度,基建補短板效果將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預計建筑業將逐步回歸高景氣區間。

“接下來,需要繼續落實保供穩價、企業紓困的政策組合拳,進一步舒緩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尤其是加大中小企業支持紓困力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促內需,推動經濟平衡可持續發展;同時,政策需要供需兩端發力,提升政策質效。” 周茂華說道。

“對于2022年,穩定信心和預期非常重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對明年宏觀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進行了部署,并從五個方面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助于穩定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溫彬說,同時穩內需、擴外需也十分重要,減稅降費、專項債券、貨幣信貸等一系列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政策蓄勢待發,預計新年后將加快發力,有助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關鍵詞: 指數 制造業 百分點 企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