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穩產保供 重農抓糧不放松
今年,世紀疫情與國際市場波動疊加,糧食保供穩價壓力更大。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糧食生產目標做出了怎樣的安排?
今年,國家提出糧食生產目標是: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農業農村部表示,這一目標主要是從守住底線、滿足需求、抗御風險出發提出的,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守住底線。按照我國糧食安全戰略要求,首先是立足國內、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口糧品種保住,糧食生產目標上就是要優先穩口糧、穩玉米,全力守住“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
滿足需求。要實打實地調整結構,攻堅克難擴大大豆面積,多措并施擴大油料生產,努力增強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供給能力。
抗御風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國際環境復雜嚴峻,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要求更高。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 呂修濤:必須要著力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確保全年糧食豐收,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主產區力促糧食穩產保供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一季度,糧食生產保持較好勢頭。這一好形勢來之不易,實際上今年以來糧食生產遭遇夏糧小麥開局不利、農資價格持續高漲、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相互疊加的特殊困難。
在調研中,記者走訪了部分夏糧大省、早稻大省、秋糧大省的主管部門,來看看這些主產區是如何采取超常規舉措,力促糧食穩產保供的。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其中90%以上都是重要口糧品種小麥。受去年罕見秋汛影響,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山西五省1.1億畝冬小麥播種較晚,冬前苗情為近十年最復雜最差。其中,小麥第一大省河南,冬前小麥一二類苗僅占77.4%。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王俊忠:開春后立即派出10個干部工作組、18個小麥專家組,督促指導各地分區施策、精準管理,推動晚播弱苗的促弱轉壯。目前,全省一二類麥田占比達93.5%,與上年相當,明顯好于預期。
保糧食安全,首要是保面積。穩定早稻面積是重要之舉。早稻大省江西,嚴格實行黨政同責,層層壓實責任,出臺早稻生產專項扶持政策,力促面積穩中有增。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劉光華:整合資金4.15億元,重點支持了集中育秧、社會化服務、防災減災等三個關鍵環節。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不少于20%,重點支持早稻生產。據調度,全省早稻意向種植面積達到1830萬畝,同比增加1.8萬畝。
吉林是重要的秋糧主產區。突發疫情影響到當地的備春耕,進度比常年較慢。為此,省政府派出9個服務指導組包區包片力促備春耕搶農時。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劉文國:我們及早分解下達糧食播種面積8800萬畝到村、到戶、到地塊,超過國家下達任務200萬畝以上。及時下撥耕地地力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共計97.7億元,推進春耕生產。目前,受疫情影響耽誤的備耕進度已經追上來了,春耕生產進度與常年相比基本持平。
一線調研:晚播小麥的豐收保衛戰
針對晚播麥較多、苗情偏弱的不利局面,開春以來,中央和小麥主產省開展了一場晚播小麥的豐收保衛戰。
谷雨過后,河南冬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輝縣市種糧大戶楊森的麥田里,當地農業農村局的高級農藝師吳乾坤正在指導他進行小麥赤霉病防治。
河南省輝縣市高級農藝師 吳乾坤:小麥揚花期是小麥赤霉病防治非常關鍵的一個窗口,咱們用450克每升的戊唑咪鮮胺,一畝地用20到25毫升。
去年秋冬種趕上了罕見秋汛,盡管在輝縣市各部門努力下,當地近70萬畝小麥實現了應種盡種,但大部分小麥由于播期晚,弱苗偏多,三類苗占比一度達到28.8%,是近十年來最差的。
為抓緊窗口期促弱轉壯,今年春節剛過,輝縣市農業技術人員就及早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壯苗”行動,通過田間管理技術來彌補晚播弱苗的不足。
楊森的1300多畝小麥近一半是弱苗,吳乾坤今年已經第六次來到他的地塊。有了吳乾坤支招,楊森迅速撥通當地“云農場”服務電話。
距離楊森的麥田不到7公里的“云農場”,是當地專門設立的為農服務中心,服務半徑覆蓋周邊50公里。除了保障農資供應,“云農場”還提供測土配肥、技術培訓等服務。不到20分鐘,“云農場”配送員就把兩箱農藥送到楊森的地頭。隨后,農技部門調配的4臺大功率植保無人機,開始準備作業。
河南省輝縣市高級農藝師 吳乾坤:一定要注意,高度不能超過兩米半,不要飛得快。
四臺無人機連續作業三個多小時,楊森的1300多畝小麥全部完成病蟲害防治。
河南省輝縣市峪河鎮四街村種糧大戶 楊森:去年麥子種的比較晚,11月15日左右才種完,我一直擔心麥子的長勢。通過農業專家的指導,(今年)我施了三次肥,打了兩遍藥,防蟲害、營養藥,目前看到麥穗都長齊了,我心里也很踏實,今年應該有個好收成。
“科技壯苗”行動開展以來,輝縣市共有11個科技小分隊近120位農技人員包村到戶開展促弱轉壯技術服務。與此同時,農業、供銷、電力、水利多部門聯動,當地小麥苗情轉化效果明顯。
河南省輝縣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張海霞:到目前為止,我市的三類苗比去年越冬期減少了15.3萬畝,一類苗比去年越冬期增加了21.4萬畝。目前我市69.7萬畝的小麥,長勢好于預期,豐收基本在望。
一線調研:多措并舉保障早稻面積穩定
在我國,糧食生產按季節分為夏糧、早稻和秋糧。其中,早稻不僅是一季口糧作物,還關系到雙季晚稻的茬口,穩定早稻面積,對穩定全年糧食面積十分重要。
今年,南方早稻主產區采取了哪些舉措,力促早稻面積穩定的?來看記者在早稻大省湖南的一線調研。
早稻大省湖南稻谷產量占全國12.6%,為了讓每一塊耕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今年湖南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拋荒地治理,推進復耕復種。
桃江縣馬跡塘鎮這片接近50畝的水田里,農民們正在忙著插秧。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都是拋荒地。
湖南省桃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薛虎軍:水系不暢導致泥腳(淤泥)比較深,機械化操作的難度很大,農民不愿意種,導致這個耕地拋荒。
為了挖掘糧食面積增加潛力,湖南2020年開始實施耕地拋荒專項治理三年行動,清理整治撂荒地158萬畝,增加早稻面積180多萬畝。桃江多渠道籌集資金,新建、完善排灌系統,引導種植大戶流轉治理后的水田。
湖南桃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薛虎軍:一般平均下來的話,我們治理的拋荒地的面積,每畝能夠增加糧食的產量應該是800斤左右。
育秧難是影響早稻面積的突出問題,缺勞力不能育秧,缺技術不會育秧,缺設施不想育秧,這些難點在全國早稻主產區普遍存在。今年,湖南在74個早稻生產重點縣部署安排1350萬畝早稻集中育秧,比上年增加150萬畝,占到全省早稻面積的75%,以此來穩定優勢區早稻面積。
記者在益陽市赫山智慧農業育秧工廠看到,一位工作人員坐在5G物聯網總控中心前就可以控制整個工廠運行。現在,工廠首批供應1200畝大田秧苗即將移栽完畢。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種植大戶 薛永強:它整個生產過程可控,這樣的話育出來的秧,它無論是粗壯度,還是盤根系數,以及高度它都是人工干預可控的,移到大田里面之后,可以每畝增產100斤以上。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今年,南方早稻面積預計達7100多萬畝,比上年穩中有增,目前,長勢良好。
糧食豐收關口多 重農抓糧不放松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作為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更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在全國上下努力下,一季度糧食生產保持較好勢頭。小麥扭轉苗情偏弱的不利局面,早稻呈現恢復發展趨勢,春播糧食意向面積穩中有增,春播進度快于常年,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好基礎。
我們也要看到,糧食生產茬口多、季節長,要過的關口還有很多,夏季的高溫熱害、干熱風、爛場雨、干旱、洪澇、臺風,秋季的寒露風、早霜等都會對小麥、玉米、水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當前,疫情仍在多點頻發,病蟲害也屬于多發重發年份,糧食穩產豐收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因此,重農抓糧的勁頭不能松,要嚴格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意向面積一畝一畝落下去,通過高產技術模式,將產量一斤一斤提上來,夏糧、早稻、秋糧,要一個季節一個季節、一個品種一個品種環環緊扣推進生產,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
關鍵詞: 糧食生產
相關閱讀
-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通訊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明年施行...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