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標超5.5% 經濟恢復信心十足
近段時間,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績單,并確定了2023年經濟發展目標。其中,濟南、合肥等不少城市都將2023年GDP增速目標設置在了5.5%以上。
(資料圖片)
“從各地確定的2023年經濟發展目標看,對于經濟恢復普遍充滿信心。”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不少一線、新一線城市而言,經濟實力普遍雄厚,產業基礎更為扎實,增長動力相對更足,故而增速目標很有希望達成。同時,各地也可以利用金融手段促進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
多地公布今年GDP增速目標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8日,至少有濟南、青島、長沙等六個城市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速目標,數值集中在5.5%至7%之間。
其中,濟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青島市提出,2023年的GDP增速預期目標為5.5%左右;合肥市預計2022年地區GDP增長3.6%左右,經濟總量突破1.2萬億,2023年預計增長目標為6.5%以上;長沙市預計2023年地區GDP增長7%左右。
“當前濟南、青島等地發布的預期增速目標保持在5.5%至7.0%之間,表明在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的背景下,這些城市對經濟復蘇持有較為樂觀的預期,也表明各方都期望后續各行各業和投資消費能恢復正常化,推動經濟增速有較大反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22年12月中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付一夫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各行各業正重回正常運行軌道。2023年重振經濟也成為各地的首要任務,考慮到2022年的低基數效應,預計2023年我國經濟或將迎來強勢反彈。
劉向東進一步表示,各地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也將有力支撐經濟企穩復蘇。預計后續各地政府將繼續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等方面工作,用好貨幣、財政、產業、科技、社會政策,強化各類政策協同配合,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用好金融工具提振經濟
在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都部署了運用金融工具的相關工作,多地提及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
例如,濟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用好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策劃實施一批PPP項目,穩步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推動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支持范圍,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嚴格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合肥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深化投資‘賽馬’激勵機制,優化項目全流程審批,拓寬多元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央預算內投資,發行政府專項債400億元。精準開展‘雙招雙引’,力爭引進世界500強10家左右,招引50億以上重大項目25個”。
鄭州市也在《2023年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摘編》中表示,將“抓好1000個省市重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500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投資占比提高到48%以上,力爭簽約‘三個一批’項目120個以上。聚焦專項債券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儲備省重點項目300個,超10億元項目占比50%以上。”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在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要求下,2023年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將會陸續開工建設,基建項目新增資金需求仍然較高。綜合考慮多方因素,預計2023年專項債發行規模約3.8萬億元,比2022年預算小幅增加1500億元。
不過,溫彬進一步表示,由于專項債加碼空間有限,“準財政”工具或加力支持,政策性、開發性信貸規模有望在2022年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規模或突破2萬億元。
劉向東認為,各地在用好金融工具提振經濟和擴大內需時,要統籌好信貸擴張和防范風險的關系。以修復企業、銀行和家庭資產負債表為出發點,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著重利用好信貸資源,推動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同時穩住債務杠桿率使其不急劇上升。
“利用金融手段促進經濟增長目標實現,關鍵在于要真正發揮金融對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尤其是要更好地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付一夫表示,各地需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通過金融創新、完善信用體系、加快直接融資渠道建設、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等來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而激發市場經濟活力,助力經濟增長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標超5.5% 經濟恢復信心十足
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績單,并確定了2023年經濟發展目標。其中,濟南... -
國際銳評丨對疫情毫無招架之力的美國不...
1月8日起,中國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 -
北京發布優化新冠治療醫保政策 部分醫...
一、住院報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所有收治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 -
天天即時: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409....
最新的數據顯示,1月7日,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 -
國際銳評丨美國防疫慘不忍睹,還有何臉...
“隨著迄今最具傳染性的新變種(xbb 1 5)蔓延,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數... -
五個國家級科創平臺落戶自治區農科院-每...
本網1月7日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白蓮)記者從自治區農科院獲悉... -
【“貓冬”變“忙冬”】京蒙協作馬鈴薯...
本網錫林郭勒1月7日電(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巴依斯古楞)2022年末... -
【新春走基層】讓重大項目建設跑起來|每...
“起吊、上升……”近日,在呼倫貝爾市阿榮旗1 7萬千瓦分散式風力... -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今年我區繼續...
本網1月7日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康麗娜)記者從1月5日召開的202... -
“五補”政策兜底 農牧民穩步增收 世...
每天早晨起床后,于占江都第一時間給家里的70多只羊添加草料。對于... -
【世界新視野】【“五大起底”在行動】...
本網1月7日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自治區黨委、政... -
規模連續三個月回升 我國外匯儲備基礎...
國家外匯管理局2023年1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國... -
堅持用戶至上,擁抱新能源時代紅旗品牌...
當下,各行各業都在爭相推動數字化轉型,期望以創新和前瞻,在這條... -
引領行業,制勝未來!天能電池「跑」系...
關乎3 5億老百姓出行的電動車行業,無疑是典型的民生行業。天能一... -
黃河岸邊的冬捕人
1月5日,達拉特旗樹林召鎮的村民在魚塘冰面上作業(無人機照片)。冬... -
生肖郵票來了
1月5日,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呼倫南路支局,市民展示... -
6家公司獲百余家機構調研 這家藥企透露...
【6家公司獲百余家機構調研這家藥企透露產能等信息!3只調研股凈利... -
廣大退役軍人積極參與新冠感染醫療救治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見習記者李存霞)記者從自治區退役軍人事... -
全區首單生鮮乳價格指數保險落地呼倫貝...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林喜)1月1日,由中原農險股份有限... -
錫林郭勒盟拉開 冬季冰雪旅游大幕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巴依斯古楞)近日,來自國內專業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