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環球熱議:同為頂流私募 她倉位減半!他滿倉加杠桿!怎么回事?

2023-02-07 18:41:52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私募的倉位增減動作可謂大相徑庭,你來我往間“較量”不斷。

根據近期發布的產品月報,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在1月將權益凈倉位從八成降至四成,沁源投資創始人吳鼎文也發文稱現在不是認購基金的好時機。但另一方面,截至1月末,一家知名老牌宏觀策略私募的權益倉位超過100%,滬上一家百億級明星私募倉位也從四成提升至六成。


(相關資料圖)

具體來看,謹慎者認為市場對復蘇預期或存在一定偏差,而且未來美元弱勢趨勢可能面臨階段性逆轉,從而對全球風險資產價格構成壓力。樂觀者則表示,國內經濟復蘇仍有進一步改善空間,股票類資產仍將是未來的配置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機構的倉位存在分歧,但關注成長板塊的機會漸成共識。頭部私募認為,大盤藍籌股經過階段性反彈后,成長風格相對領先的概率提升。

李蓓顯著減倉

去年成功抄底的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最新操作曝光。

半夏投資旗下代表產品月報顯示,截至今年1月末,產品的權益、債券和商品凈倉位分別為43.2%、9%和-15%,對比去年12月末來看,產品的權益凈倉位從87.8%下降至43.2%,債券類凈倉位則從5.9%上升到9%。

對于降低權益倉位,李蓓在月報中講述了兩點理由:一是通過觀察節后的高頻數據和若干前瞻的草根調研,節后需求總體偏弱,對于經濟強復蘇的預期可能會被證否;二是美國的勞動力市場依然非常緊張,通脹隨時可能超預期,對于美聯儲的鴿派預期或遭遇挑戰,美元弱勢有可能面臨的階段性逆轉也會對全球風險資產價格構成壓力。

除了李蓓,沁源投資創始人吳鼎文坦言:“公司產品凈值已經連續5周創新高了,但我有些焦慮,因為產品業績更多來自持股的估值抬升,而不是上市公司業績的釋放。客觀說,我并不認為當下是認購產品的好時機,因此選擇階段性封閉。未來希望在美股、港股和A股的財報期能有所收獲。”

頭部私募倉位現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1月多家百億級私募的倉位變化與半夏投資相反。

一家知名老牌宏觀策略私募的產品月報顯示,截至1月末,該產品多頭權益倉位高達116.29%,而在去年末,產品權益倉位僅為43.74%。

該私募認為,1月國內復蘇穩步推進,信貸需求改善,消費復蘇良好,經濟指標上行。與此同時,海外通脹如期回落,就業與經濟仍有一定韌性,緩解了市場的下行擔憂。展望未來,國內當下的經濟復蘇尚不全面,仍有進一步改善空間,支持經濟的政策也將有所延續,因此后續預期與現實仍有同步上升的空間。另外,從海外情況來看,市場對于海外的衰退深度爭議頗大,但至少當前距離深度衰退仍有距離,出口走弱對國內復蘇也未造成嚴重的拖累,國內股票類資產仍將是未來的配置重點。

滬上一家百億級明星私募月報也透露,今年1月底產品倉位在六成左右,相比于去年12月底提升了20個百分點。1月外資凈買入態勢強勁,后續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蘇,外資流入趨勢有望持續,市場結構性機會將持續涌現。

挖掘成長機會成共識

記者近日采訪獲悉,雖然在市場整體走勢上,頭部私募機構分歧加劇,但是談及具體的投資方向,機構間仍然達成了一定共識。

李蓓認為,后續股票市場總體走勢為震蕩重心上移而非單邊牛市,風格有可能從大盤價值切換到小盤成長。

上述宏觀策略私募透露,1月組合基本延續對具有較高內生增長性的個股的配置,整體偏向成長風格。后續公司將著重關注市場內部結構與政策的引導方向,發掘一些內在增長能力強的行業及個股。

泰旸資產也表示,后續將偏好于成長類的資產。具體來看,對于消費、醫藥等行業,除了關注生活常態化和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回歸以外,還將更多關注上市公司能否通過組織架構的變革、新的產品投放從而在復蘇過程中實現超預期的業績增長;而對于以新能源為代表的制造業,則需更多關注新技術的迭代以及競爭格局的變化,積極尋找能夠享受到技術紅利或者實現彎道超車的公司;對于互聯網平臺經濟行業,可以關注各家企業降本增效的執行效率,以及新商業模式誕生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