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年內逼近1500億元 “極值流入”后外資會撤嗎 環球熱文
2023年至今,北向資金大幅涌入A股,凈流入量已達1467.11億元。這不僅較去年近900億元的總流入量接近翻倍,即使是流入量最高的2021年(4000億元)也難敵今年年初的勢頭。
2月3日,北向資金罕見流出42.46億元,這也是年初以來的首個呈現資金凈流出的交易日。考慮到近期外圍地緣政治的擾動,以及非農就業數據大超預期引發美元反彈,外資在“極值流入”后會撤嗎?這又將如何影響A股?
(資料圖片)
“極值流入”恐難持續
南銀理財研究部負責人王強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外資流入出現趨勢性逆轉的概率小,但北向資金極值凈流入的延續性并不強。
根據他的研究,復盤北向資金自2014年11月以來的凈流入top15的月份和次月北向資金的凈流入情況,結果發現:北向資金的極值凈流入呈現脈沖式特征,次月規模環比縮減近五成。除2023年1月以外,在北向資金大額凈流入后的14個次月,共有12個月資金流入環比規模下降,僅2個月環比出現小幅抬升,北向資金流入規模環比變化的均值為-45.97%,極值凈流入的延續性較弱。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北向資金連續兩個月大額凈流入僅出現4次,分別是2019年1~2月、2019年11~12月、2020年11~12月、2021年4~5月,主要是受益國際關系或者國內經濟的“觸底”反彈,人民幣處于相對強勢周期。
資金的波動也對A股存在影響。王強松表示,在北向資金單月凈流入TOP15月份中,14個月A股實現上漲,全A指數上漲均值為5.29%;但北向資金大額凈流入的次月,股市行情明顯放緩。歷史14次中有9次A股延續上漲,4次轉為下跌,漲幅均值3.06%。如果資金“接力”失敗,A股行情調整概率極高?;厮荼毕蛸Y金大額凈流入的次月,新成立基金的份額環比變化的中位數為36.46%,內資接力概率為7/14,次月A股上漲概率為9/14,均超半數。但是對次月A股漲跌的原因做進一步的流動性拆解,如果未有連續大額凈流入或者內資“接力”,次月A股上漲概率僅為1/14(2019年9月),且為微漲。
某亞洲大型資管機構的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有人認為近期的猛漲是基于基本面,但我認為這是‘匯率在發揮作用’(currencyplay),美元見頂、做空美元的策略開始盛行,目前外資進來布局人民幣資產,安全墊是相對比較厚的?!?/p>
在他看來,如果人民幣升值過快,熱錢可能會獲利了結,但如果匯率穩步運行,那么就會讓經濟基本面有更多時間復蘇并追上目前的市場估值,屆時就可能呈現一個技術面疊加基本面的健康行情,但這仍需要觀察。
就板塊而言,王強松表示,北向資金極值凈流入的次月,外資重倉板塊和價值風格承壓更加明顯。從板塊漲跌幅來看,次月北向資金凈流出居前的板塊明顯弱于全A指數。從凈流出板塊的規模來看,外資重倉板塊和價值風格承壓更加明顯。剔除連續大額凈流入的擾動,次月北向資金凈流出居前的板塊主要集中在外次重倉和上月凈流入較快的板塊,例如:電新、食品飲料、醫藥、銀行、家電和非銀,以及基礎化工、傳媒等。同時,地產基建、社服零售等強宏觀板塊亦是外資流出的“重災區”,價值風格承壓更加明顯。
趨勢性逆轉概率不高
盡管短期北向資金在“極值流入”后可能出現波動,但逆轉今年整體流入勢頭的概率亦不高。
原因在于,美聯儲快速加息的進程已經進入后期,這對新興市場有利,2023年資金可能會持續回流新興市場。同時,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會使國際投資者在其他領域尋找投資機會。摩根士丹利判斷,在基本假設下,未來十年,每年都會有接近600億美元的資金進入A股。到2031年,外資持有A股的市值占比將達到8%。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北向資金持續多年流入,平均每年約3000億元。2022年北向資金流入異常。首先,去年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嚴重影響境外資金流入。其次,去年中概股、港股和A股走勢不佳,甚至一度出現“崩盤”風險,難以吸引北向資金。今年1月單月北向資金已流入1413億,超過去年全年。1月資金流入的規模顯然不可持續,否則全年凈流入將超過20000億(1月僅16個交易日),但預計全年北向資金凈流入將超過4000億,不到5000億。
目前,國際機構對A股的態度仍較為樂觀。MSCI中國指數已相較于去年低點大幅反彈近57%?;ㄆ煸谘芯繄蟾嬷信袛?,預計MSCI中國指數2023年的估值將可提升到18倍,EPS將增長15%,遠好于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5%~10%的收縮預測,“這意味著還有30%的上漲空間,我們在全球資產配置中仍對中國股市保持超配?!?/p>
王強松提及,北向資金呈現“持續流入、階段流出”特征,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宏微觀趨勢和事件性沖擊,2018年以來的極端凈流出頻發,主要是因為中美經濟周期“錯位”和貿易爭端加劇。當前外資短期逆折趨勢性流出的風險較低,內外環境仍處改善趨勢。具體而言,美元緊縮周期進入“中后段”,但市場對美聯儲“轉向”的預期或過于樂觀,在臨近5月議息會議或有風險“爆發”;不過,中國從出口支撐轉為經濟周期“領先”,人民幣匯率重回強勢周期;國內金融環境從寬貨幣向寬信用延續,助力國內資產投資性價比提升。
關注國內公募基金發行
除了外資,國內公募基金發行和股市走勢也息息相關,募集規模往往滯后于股市漲跌。近期A股強勢反彈,但基金發行并無起色。
吳照銀對記者表示,全年公募基金預計將募集7000億元~8000億元。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發行狀況類似,今年備案規模也有望達到7000億元~8000億元,和公募基金相差無幾。而散戶入市的資金規模波動無序,且不透明,難以估計,預計全年大約1000億元~2000億元。流入股市的各類資金合計大約1.9萬億元至2.3萬億元。
南銀理財的研究顯示,現階段內資增量貢獻仍面臨贖回壓力“考驗”。以機構行為更為詳實的公募基金為例,發行尚未明顯回暖,贖回壓力或迎來階段性增強。從偏股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的口徑來看,雖然1月以來A股市場明顯回升,但發行端尚未回暖。老基金申贖方面,2022年12月偏股老基金凈申購規模大幅轉正,達到1467億份,創下2021年3月以來新高,也成為12月公募基金增量入市的重要驅動。但行至1月,隨著基金收益率進一步回暖,老基金贖回壓力階段性增強。
根據Choice數據,1月基金申贖比多處于1以下(贖回壓力較大)。同時從歷史上看,市場從大級別底部回升的初期,老基金贖回壓力往往階段性增強。以2019年為例,盡管市場于2018年底已逐漸企穩,但老基金于2019年1~4月遭遇大幅贖回,因此公募基金在2019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貢獻的增量資金較少。
相關報道
北上資金掉頭了?機構:今年陸股通凈流入規模有望超3000億
北上資金瘋狂買入A股 機構:今年流入規模有望超3000億!重點加倉股曝光
1400億!北向資金加倉創紀錄 口味突然變了!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相關閱讀
-
環球速讀:言起投資林志勝:市場漸入成...
嘉賓介紹:林志勝,廈門言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擅長產品設計... -
北向資金年內逼近1500億元 “極值流入...
【北向資金年內逼近1500億元“極值流入”后外資會撤嗎】2023年至今... -
【天天快播報】1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
從主要國家來看,德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制造業PMI較... -
焦點熱議:各地支持措施加快落地生效 積...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1月16日,湖北省成功發行2023年該省首批新增政府債... -
快訊:機構預測1月份經濟數據:CPI同比...
促消費仍存較大空間隨著防疫政策調整優化,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將不... -
來自非遺的浪漫——打鐵花:關注
2月3日(正月十三)晚,絢麗的打鐵花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眼球。火紅... -
聚焦:慶元宵 讀者在內蒙古圖書館里做...
本網訊(草原全媒·正北方網記者郝少英)2月4日上午,內蒙古圖書館里... -
環球短訊!北上資金瘋狂買入A股 機構:...
【北上資金瘋狂買入A股機構:今年流入規模有望超3000億!重點加倉股... -
多業務迸發強勢后勁,北汽藍谷2022年穩...
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2054 3萬輛,同... -
我國啟動2023年“老字號嘉年華”活動力...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啟動儀式上通過視頻致辭表示,全面啟動2023年“... -
全力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春節假期過后,各地加速返崗復工,人力資源市場日漸活躍。其中,人... -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阿拉善盟“綠...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劉宏章)2月4日,阿拉善盟舉行2023年... -
“數字羊烏骨羊白絨山羊”成鄉村振興品...
“數字羊、烏骨羊、白絨山羊”。你是不是特別好奇,以為“羊了個羊... -
【短評】讓企業家成為“座上賓”-天天百...
□正言來者皆是客,到家俱為賓。企業來我區投資置業,是幫助我們促... -
【擔當作為開新局】先進制造業招商全區...
熱氣騰騰的早餐端上桌,東家賓客一一落了座。“大家先吃,我們邊吃... -
今年我區計劃實施重點項目3168個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記者從2月4日召開的全區推進... -
外眼看中國經濟:中國市場非“可選”是...
會議剛剛結束,記者見到了中國德國商會華北及東北地區負責人晏思。... -
全球即時:微視頻|冰雪之光
冬奧夢圓,燃情冰雪。2023年2月4日,是北京冬奧會開幕一周年的日子... -
夢想種子飛天路
立春之日陽光正好大地回暖草木初萌華夏大地到處生機勃勃孕育希望2個... -
搶單、出貨,外貿企業忙得歡(向上向好...
今年一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鐵海聯運班列共計開行一百六十四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