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業 >

熱門:基金業又有重磅新規!公募基金AI交易員上線!更有公募高管變動......

2023-06-24 18:35:18    來源:中國基金報

【★★★★★】基金新規


(資料圖片)

中基協日前發布《基金管理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引發行業熱切關注。

這一“提升計劃”提出了“6體系1落實7保障”的工作思路與具體建議,設定了33項量化指標,著力促進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持續加大信息技術資金及人員投入,持續健全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不斷強化系統全流程研發管控力度。

公募行業積極響應,紛紛表示將以“提升計劃”作為開展自身網絡和信息安全工作的行動指南。受訪人士認為,“提升計劃”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及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公司正按照文件設計的方案和規程進行查漏補缺,進一步筑牢基金管理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基石,支撐基金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基金公司動態

繼私募基金上線AI基金經理之后,公募基金近日也正式推出AI交易員。興證全球基金日前宣布,旗下AI交易員正式上線,成為首家將AI技術應用于資金交易領域的基金公司。興業基金也官宣,自研開發“興小二”AI債券交易機器人,興業基金也成為在外匯交易中心iDeal平臺首家上線智能詢價機器人的基金公司。

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到,不少資管公司都在積極發力AI應用,除了交易領域,AI也有望運用在智能投研分析、產業鏈知識圖譜、RPA+AI、AI客服等領域。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興業銀行、華泰證券等頭部金融機構積極招兵買馬,尋找AI領域優秀人才。

本周三(6月21日),上證基金指數跌%收報點,深證ETF跌%收報點,樂富指數跌%收報點。

【★★★★】ETF基金

端午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端午節變成“端午劫”,主流大盤指數出現大跌。但資金借道股票ETF市場越跌越買,昨日大跌期間,股票(統計股票ETF+跨境ETF)市場逆勢吸金28億元,再度出現“越跌越買”的操作。

而從今年以來近6個月期間,資金借道股票ETF累計凈流入已經超過1600億元,創業板ETF、科創50ETF最受資金的青睞;估值已經進入底部區間的醫療、白酒,景氣度回升的半導體、恒生互聯網等都受到資金的追逐,相關ETF凈流入資金居前。然而,前幾年火熱的中證500ETF,今年表現低迷的滬深300ETF,以及在今年市場價值優于成長的風格切換背景下,中證1000ETF等產品遭遇資金的凈流出,凈賣出資金體量位居市場前列。

【★★★★★】基金規模

6月20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資產管理業務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幅%。

【★★★★★】基金公司動態

公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熱情持續升溫。今年以來,47家基金公司累計認購規模超450億元,同比增長超50%。其中,10家基金公司的認購規模超過10億元,兩家公司認購規模超百億,遙遙領先。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不確定因素增多,投資和風控難度變大,而定增因其折價所具有的確定性和安全墊對機構投資者吸引力增大。同時,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背景下,也給定增市場帶來更多的項目供給和篩選空間。后續要關注定增標的安全邊際,多維持保持均衡配置。

【★★★★★】基金高管動態

端午節期間,又有基金公司前任總經理低調回歸基金行業。

6月22日,富達基金公告,原督察長方芳因個人原因離職,德邦基金前任總經理陳星德接任督察長一職。這也是他時隔兩年多時間重返公募。

【★★★★★】基金銷售

端午節前夕,基金行業又迎來新一家主動注銷基金銷售牌照的代銷機構。

吉林證監局官網公告,近期,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向證監會提交了注銷公募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證監會決定注銷其公募基金銷售資格。吉林九臺農商行也是今年第三家注銷基金銷售牌照的機構。

【★★★★】ETF基金

從6月19日股票ETF資金流向看,在周一漲跌互現的行情中,當日資金出現36億以上資金凈流出。創業板ETF(易方達)、港股通50ETF、消費ETF、上證50ETF等凈流入資金居前;凈流出方面,創業板ETF(廣發)、科創50ETF、中證1000ETF等成“失血”主陣營。可以看出,在創業板、港股通方向資金流向繼續出現分化。雖然6月以來,資金仍保持逢低買入態勢,但隨著市場反彈,有的資金選擇獲利了結。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市場持續震蕩反彈,股票ETF結束了連續16個交易日凈流入的態勢,自6月14日開始轉向,已是連續四個交易日凈流出,合計凈流出80多億。

【★★★★★】基金高管動態

主動權益投資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了留住優秀的股票基金經理,各家基金公司紛紛以最好的薪資及職位留人,最新一位晉升高管層的是嘉實基金的“80后”基金經理姚志鵬。

6月20日,嘉實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公司股票投研首席投資官姚志鵬新任公司副總經理。

事實上,今年以來,姚志鵬已經實現“兩連升”,今年年初,他被公司內部任命為股票投研首席投資官,僅隔半年左右時間,又升任公司副總。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其個人管理規模已經逼近240億元。

【★★★★★】基金公司動態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跌宕起伏,在分化加劇的市場環境中,小盤成長風格顯著占優。成長風格突出的國證2000指數,日益受到市場關注。基于對其市場前景的看好,多家基金公司正積極布局跟蹤國證2000指數的基金產品。

業內指出,中國資本市場走向全面注冊制時代,中小市值的優秀標的將會逐漸成為“增量”,聚焦“專精特新”和“先進制造”領域的國證2000有望進一步獲得資金的青睞,表現值得期待。

【★★★★★】私募動態

又有百億私募宣布“封盤”。

基金君本周一從渠道獲悉,滬上百億私募睿郡資產通知,本著業績優先的原則,公司杜昌勇管理的產品自2023年7月1日起暫停接受客戶申購申請。據悉,當前杜昌勇管理的規模達到150億元。此次封盤是希望適度控制管理規模,更好地實現持有人的利益。

事實上,今年已有望正資產、半夏投資等多家百億私募宣布“封盤”公司旗下產品,受到市場關注。

【★★★★★】量化私募

經過幾年的狂飆之后,1萬多億的量化私募行業也進入到規模增速減緩的“內卷期”,有私募表示發展的“田園式時代”結束,進入到“精細化時代”,競爭更加激烈。一個明顯的現象是近期有10多家量化私募聯名舉報一家頭部量化私募。

對于量化私募未來的發展,多家受訪私募和三方機構表示,經過2019年到2021年的大發展,量化私募規模或已達萬億元,目前已進入一個增速趨緩的階段,未來行業更需要高質量發展,行業競爭會更精細化,大量化私募在人才、算力和數據方面具有優勢,頭部效應逐漸顯著;小私募需要更加努力,如果有獨特小而美的特定策略也能有一定空間,且具有策略容量內“規模小”優勢。

【★★★】私募監管

近日,因未按規定進行私募投資基金備案、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浙江澳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創資產)及其實控人、法人、總經理孫玉濤,被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給予警告,合計罰款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4月,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便依法對澳創資產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并對孫某濤、白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同年10月,主要犯罪嫌疑人孫某濤、白某被移送西湖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