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創(chuàng)業(yè) >

上海大劇院迎來25周年:劇院,是城市的“藝術(shù)女神”

2023-08-27 01:43:26    來源:騰訊網(wǎng)

1993年12月28日,本報報道“上海將建世界一流的上海大劇院,體現(xiàn)21世紀國際大都市風采,市規(guī)劃局已正式立項……屆時,人民廣場將成為上海文化的中心區(qū)域。”

上海大劇院外景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998年8月27日,本報報道“中央芭蕾舞團成為第一個正式登上上海大劇院舞臺的文藝團體,為觀眾獻演芭蕾舞《天鵝湖》全劇。”(下圖)第二天,丁紹光巨型壁畫《藝術(shù)女神》捐贈儀式在大劇院舉行,是他專為大劇院而作。

明天,丁紹光將回到上海大劇院,參加“你好,藝術(shù)女神”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發(fā)布會暨《藝術(shù)女神》回歸分享會。

有目共睹的是,自從上海大劇院迎客以來,全國上下開始興建各大劇院,紛紛擁抱舞臺藝術(shù)與多元文化,為觀眾打開了一扇扇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門。

劇院,就是城市的“藝術(shù)女神”。

2006年,觀眾在上海大劇院售票處排隊買票 資料圖 郭新洋 攝

當游客抵達一座城市時,最先會選擇參觀這里的美術(shù)館、博物館和大劇院——這里蘊含著、積淀著、展示著這座城市最美的記憶,尤其是大劇院,容納的都是氣質(zhì)非凡、氣韻生動的藝術(shù)精華。

為什么走進大劇院需要先走幾十級臺階?凡是走入“殿堂級”的建筑,都需要先拾級而上,在這個過程中平靜心緒,仰望人類智慧凝結(jié)的成果——無論是被稱為“凝固的音樂”的建筑,還是建筑里流動的藝術(shù),這是自古希臘起就延續(xù)至今的建筑設計思路。

劇院,首先滿足了市民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初,僅僅是花費50元參觀大劇院——而不是去看演出,就能讓大劇院門口的隊伍排成長龍。2013年,上海大劇院大修之前免費開放10天,就接待了11.5萬人次,遠超預期的8000人次。到了這一年,建筑不是觀眾參觀的主要目標,感受劇院的藝術(shù)氛圍、滿足對藝術(shù)追求的向往,依然是深層次的原因。

上海大劇院藝術(shù)課堂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其次,劇院是鏈接世界的平臺。推開劇院的門,就是推開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的門。打開門之后,撲面而來、賞心悅目的驚喜,既可能是全球三大男高音、柏林愛樂、馬林斯基劇院、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等國際音樂、舞蹈、戲劇等領(lǐng)域名家名團,也可能是來自當前代表國內(nèi)最高水準的劇目如東方演藝集團出品的《只此青綠》、北京人藝的話劇《茶館》、陳佩斯父子主演的話劇《驚夢》等。還有不少中外融合的精品力作,如由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與上海歌劇院聯(lián)合制作的瓦格納歌劇名作《羅恩格林》,9月17日起為上海大劇院新演出季“揭幕”。58臺48場品質(zhì)劇目,將成為金秋文娛消費焦點。其中7成劇目為首演首秀——到上海大劇院來進行“世界首演”“中國首演”,也是全球各大文藝院團的榮光。

再者,劇院消費也是城市夜經(jīng)濟的一道“大菜”。與上海大劇院同屬上海大劇院藝術(shù)中心的上海音樂廳,已經(jīng)把“海上生民樂”這臺融合民樂與時尚的駐場演出,演至第四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常演常新,且?guī)恿松虾8栉鑸F的另一臺佳作《朱鹮》也進入駐演。看演出以及由此帶來的住宿、餐飲等旅游消費,已經(jīng)帶來了“長三角常客”。甚而,已經(jīng)出國的觀眾依然惦念上海的夜晚:“如果有鋼琴家巴倫博伊姆的演出,我買機票也要回上海看!”

打開劇院的門,就是打開這座城市的內(nèi)心。劇院里上演什么,就代表著這座城市積淀多年的過去、現(xiàn)在與對未來的向往。眼下,我們可以感嘆:上海大劇院,確實折射出了一座現(xiàn)代化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風采!周邊的人民廣場,也早已成為了上海文化的中心區(qū)域。(朱光)

上海大劇院今舉行開放日:市民前來為劇院慶生

今天是上海大劇院的開放日,聽聞“老底子”家旁邊的上海大劇院要過25歲生日了,魏老先生讓兒子在網(wǎng)上約了今天劇院開放日的票。在威海路住了大半輩子的他,是看著大劇院從灰撲撲的工地變成閃亮亮的宮殿的人。對于藝術(shù),他笑稱:“老早懂得不多,但劇院造好后,也來看過幾次演出。”大劇院在他心中就是“阿拉上海人的驕傲”。

“你好,樂器家族”互動音樂表演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任先生和陳阿婆都已80歲高齡,讀完大學就被分配到四川工作的兩個老上海,直到退休才回到上海,也就在那時,上海大劇院宣告落成。喜愛古典音樂的陳阿婆拖著先生來聽交響樂,那份震撼她至今記得:“嗲了勿得了。”

他們身后,兩歲的小寶寶恩佐在兩排座椅走廊中好奇地跑來跑去。恩佐的媽媽劉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家以前就住武勝路,小時候上下學都能看到大劇院飛檐式的屋頂。藝術(shù)殿堂自帶神圣之光。”帶著兩歲的恩佐來參加開放日,劉女士說:“不指望他真的看懂什么,但想讓他從小在這種藝術(shù)的氛圍里長大。”

大劇院開放日:“丁紹光與藝術(shù)女神”特別展覽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五樓的展廳中,參加今日劇院開放日的觀眾得以率先一睹“藝術(shù)女神”的風采。壁畫《藝術(shù)女神》以北魏時期的“飛天”形象為背景,象征古代中國藝術(shù)的精華。吳小姐是大劇院的常客,她曾許多次在劇院展廳中見過這幅壁畫。她特別欣賞“藝術(shù)女神”親切的姿態(tài),她說:“藝術(shù)是高雅的,但是大劇院始終以親民的姿態(tài),讓觀眾走進高雅藝術(shù),這也體現(xiàn)著我們上海的胸懷。”

海報展覽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據(jù)悉,在25周年的契機下,上海大劇院還與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合作推出了動畫短片《你好,藝術(shù)女神》,當壁畫中的白玉蘭、仙鶴、琵琶、飛天等形象一一“動”了起來,栩栩如生地投射于大劇院建筑正面的玻璃幕墻上時,這座迎客25年的“水晶宮殿”因創(chuàng)意和科技的匯聚再度綻放藝術(shù)光輝。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上海大劇院25歲“生日大餐”

從1998年8月27日揭開面紗至今,上海大劇院陪伴申城、全國、全世界的觀眾和藝術(shù)家走過25個春夏秋冬。25年來,上海大劇院迎來無數(shù)藝術(shù)名家,累計演出場次達12700余場,觀眾超1445萬人次,成了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一顆璀璨明珠。

過生日,總要準備些特別的禮物,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上海大劇院,此番特別為廣大劇迷、歌迷端出一份豐富的“生日藝術(shù)大餐”。

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系列活動“節(jié)目單”:

● 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發(fā)布會暨丁紹光畫作《藝術(shù)女神》回歸揭幕分享會

時間:8月27日10:00—11:30

發(fā)布會地點:大劇場大堂

備注:當日將重新揭幕建院之初丁紹光先生所作《藝術(shù)女神》的復制畫作,同步公開上海大劇院與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戰(zhàn)略合作的首部動畫短片《你好,藝術(shù)女神》

● 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特別展覽——丁紹光與《藝術(shù)女神》

時間:8月27日—9月10日 (免費預約制)

展覽地點:上海大劇院五樓藝術(shù)藏品館

“丁紹光與藝術(shù)女神”特別展覽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備注:展覽為期15天,免費預約參觀:周一至周五工作日11:00—16:00線上預約,每日五場,每場60人;周六至周日憑當日大劇場演出票,線下現(xiàn)場掃碼,每個演出時間段100—150個預約名額。

● 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300FUN 院慶特別藝術(shù)市集”

時間:8月25—27日 13:00-20:00

地點:上海大劇院·黃陂北路段

入口:上海大劇院A1門

● 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院慶藝術(shù)體驗日

時間: 8月26日10:00—16:30,8月27日14:30—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

● 上海大劇院25周年慶典季 百老匯璀璨夜音樂劇全明星音樂會

時間:8月23日—27日6場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百老匯璀璨夜音樂劇全明星音樂會海報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

備注:演出匯聚百老匯當紅音樂劇演員、原版卡司,眾多最新曲目將首次登上中國舞臺

● 2023—24新演出季 部分重點劇目集中開票

時間:8月27日

備注:開售的部分重點劇目包括音樂劇明星演唱會《重聚》、女高音安娜獨唱音樂會、隱藏系列俞湘君《彼岸5.0》超媒體音樂會、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中文版等。

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