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保利地產名列百強房企TOP4 單項和綜合能力均獲認可

2018-03-23 13:44:30    來源: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22日,保利地產獲得由“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認定的“2018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第4名”排名,并在綜合實力、規模性、盈利性、融資能力、運營效率等方面均位列房企前10榜單。

保利北京副總經理朱凱領取保利集團所獲獎項。(北京保利供圖)

同期,保利地產2017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7年度保利地產實現簽約金額3092.27億元,同比增長47.19%,利潤總額256.97億元,同比上升10.0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56.84億元,同比增長10.24%。

截至2017年末,保利地產總資產為6836.65億元,與年初相比增加46.08%,為以后的業績增長和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保利地產表現依然不俗,前兩月實現簽約面積 374.41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71.63%;實現簽約金額 532.96 億元,同比增長 85.01%。

保利北京副總經理朱凱,當天在接受人民網記者的專訪時表示,2018年保利集團品牌戰略層面將有一次深度調整和升級,會繼續加大投資和促進多元業態的發展。

從產品出發,細膩

保利地產向來把對居住者全方位需求的滿足看得重要,從其“人人都是生活家”的品牌戰略上可以探知一二。

在其2017年的品牌發布中,保利地產推出了“九大夢想品質空間”、“八大設備品質系統”、 “七大文化品質社區”。一年過去了,這些理念的落地,使得保利地產在其全國布局內的口碑又上了一個臺階。

而保利北京公司著重推出的高端住宅產品“和光塵樾”,甚至在同類產品中獨樹一幟,獲得了一致贊揚。

從規模出發,積極

2017年3000億的業績,保利地產對此并不滿足,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在2017年底表達了對行業前三位置的信心。

優質充足的土地儲備是保利地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在拓展方面,保利地產堅持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積極推進城市群深耕戰略。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保利地產以1461億元的拿地金額新增2052萬平的土地儲備(按權益計算),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8年伊始,保利地產維持了2017年積極擴張的態勢,根據公告顯示,1-2月保利地產新增19個項目,新進入河南許昌和山東德州,可以看出保利目前在持續深耕一二線城市的同時,積極拓展具有機會的三四線城市,城市布局也形成了以廣州、北京、上海為核心,以周邊城市協同發展的城市群格局。在拿地方式上,除了傳統的招拍掛,保利地產將并購項目視作獲取土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持續關注市場上的并購項目,尋找適合的機會合作。

從盈利出發,優化

目前保利地產已基本形成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以房地產金融和社區消費服務為翼的“一主兩翼”業務板塊布局。在“一主兩翼”總的戰略下,保利地產試圖通過三者的協同作用,逐步構建多元的利潤增長模式。在金融方面,保利地產積極布局金融,發展產融結合,在房地產基金領域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相較于直接投資,兼并收購是一條國際通行之路。目前我國房地產行業也呈現出規模化聚集與并購重組頻繁發生的特征,“大魚吃小魚”的并購現象與合縱連橫的“強強聯合”成為“新常態”。2016年保利地產收購中航,2017年整合保利置業,均為保利地產注入了新的動力。雖然保利地產不會并表保利置業,仍將由保利集團合并其財務報表,但是未來境內所有新增的項目都將會由保利地產為主來開發。未來隨著同業競爭問題解決,保利地產將得到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機會,在規模競賽中獲得更多砝碼。

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在2017年年末的股東會上,曾表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收購兼并大動作,助推保利地產快速發展,并希望在整合后的未來三年內,保利地產能再度站上行業前三的位置。

此外,自去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持續收緊,房企融資成本明顯上行,央企背景的保利地產具有融資優勢,資金端的比較優勢將助力其在今年行業調整期的規模競爭中占據上風地位。

保利地產國內首單房企租賃住房REITs的成功發行,也打開了其資產證券化的長遠布局,為保利融資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

朱凱同時透露,作為集團的戰略發展中心,北京區域將在集團戰略大框架下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發展與消費升級。

據他介紹,保利已經在北京深耕16年,目前保利北京公司土地儲備量在所有房企北京區域里面排名前三,操盤及合作項目二十余個,涵蓋高端住宅產品,商務辦公,租賃公寓,酒店,商業綜合體及共有產權房等保障體系,也在積極完善包含從開發到客戶關系搭建、專業化平臺等要素的全鏈條商辦服務體系。

2017年初,保利北京提出“城市有光”的品牌主張,圍繞城市溫度與人文關懷做了一系列品牌建設和創新動作,在行業及社會公眾中形成了廣泛傳播力和影響力。

朱凱表示,未來,保利北京將充分調動集團資源,發揮文化優勢特色,深耕以北京為中心的城市群發展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與多元化可持續布局。“城市有光,有未來,2018年我們有信心做得更好。"(孔海麗)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