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龍湖四個月拿地總額再次位列拿地榜榜首

2018-05-04 16:16: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房企的競備戰,已經變成規模化之戰,土地儲備自然是重中之重。房企在業績競賽中加速奔跑,與此同時,房企土地儲備規模與結構對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

據中指院統計,2018年1-4月,龍湖以696億元拿地總額再次位列拿地榜榜首,拿地金額高企,勢頭猛進。緊隨其后的,是碧桂園和保利。

11.jpg

龍湖、碧桂園、保利位列前三

2018年1-4月,龍湖以696億元拿地總額再次位列拿地榜榜首,勢頭猛進。碧桂園以529億元拿地總額緊隨其后;保利以506億元躍居第三位,土地市場發力顯著。

TOP10房企1-4月拿地總額3514億元,占TOP50企業的50.7%,較1-3月占比提升4.2個百分點,龍頭房企獲取土地資源優勢不斷凸顯。拿地總額前25位房企拿地總金額已是26-50位房企拿地總金額近4倍,比1-3月提升近一成,拿地規模分化也不斷加劇。

龍湖1-3月拿地金額已直逼第一位,4月土地市場再度發力,躍居拿地榜榜首。4月20日,龍湖以10.34億元競得福建石獅一地塊,樓面價6478.39元/平方米,刷新了石獅市土地成交樓面價的高度,此次拿地也是龍湖首進石獅市。

品牌房企資源集聚效應日益加強,拿地規模分化不斷加劇。1-4月,拿地總額前25位房企拿地總金額已是26-50位房企拿地總金額近4倍,比1-3月提升近一成,拿地規模分化不斷加劇。

12.jpg

長三角持續火熱,中西部

受區域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市場成熟度影響,發達的交通、高速發展的經濟以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吸引著大量優秀人才,長三角為眾多房企投資的重點,土地市場持續火熱。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中西部地區將成為開放的新高地。長三角地區TOP10企業拿地總額高達1562億元;中西部和珠三角以1021億元和933億元分列第二、第三位;環渤海地區拿地總額位列第四位,為734億元。

從城市群拿地企業來看,龍頭房企布局更廣,中小房企布局集中于其深耕區域。如龍湖和碧桂園在4個榜單中均有上榜,其中龍湖拿地總額高居榜首達680億元,且在長三角榜單中以352億元的拿地金額躍居榜首;保利和萬科除環渤海外在其它3個榜單中均有上榜,其中保利拿地總金額480億元居第三位,中海除長三角外在其它3個榜單中均有上榜;綠地則在各城市群榜單中出現2次;另外,世茂、濱江等中小房企則分別在長三角及長三角城市群榜單中出現1次,布局較為集中。

13.jpg

一二線城市仍為房企投資拿地的重心

2018年4月,全國土地成交金額TOP10城市總計成交4904億元,同比增長40%;規劃建筑面積TOP10城市成交111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

其中,杭州以1105億元的成交總價位于榜單首位,同比上漲278%;北京和蘇州市場依舊火熱,分別以606億元和464億元的成交總額占據榜單第2、3位;規劃建筑面積方面,武漢以1473萬平方米躍居榜首,青島以1318萬平方米位列第二。

此外,武漢成交總價459億元,同比下降35%,菏澤規劃建筑面積984萬平方米,同比上漲227%。青島土地市場大放量,規劃建筑面積131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6%。

14.jpg

住宅用地總價成交入榜地塊中,杭州入榜2宗地塊,累計成交總額為68億元,占2018年4月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總額的20%。

其余TOP10城市均入榜一塊,其中廣州增城區地塊以總價50億元占據榜首,規劃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杭州景芳三堡單元JG1202-40地塊以均價43929元/平方米成為榜單中單價最高地塊;此外,長沙雨花區新花侯路地塊為排行榜中規劃建筑面積最大地塊,規劃面積99萬平方米。

從4月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TOP10的拿地房企來看,主要為國有企業和大型房企。保利、碧桂園、華僑城拿地積極,其中,保利拿下廣州增城區、福州晉安區和紹興上虞區三宗地塊;碧桂園和中鐵聯合拿下北京延慶區地塊。限地價、限房價、竟自持、競配建政策成為主流,10宗地塊中6宗均推出限地價政策,以及不同的竟自持、競配建、限房價、搖號等政策。

關鍵詞: 龍湖 拿地榜首 總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