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網約車最嚴監管令出臺 拒而不改的平臺將被下架App

2018-06-06 15:38:00    來源:北京商報

11

6月5日,交通部發布消息稱,交通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違法違規經營被約談而拒不改正的網約車平臺,《通知》明確,有關部門將對平臺采取下架App、6個月內停止聯網等處置措施。最嚴監管令的出臺將倒逼網約車市場規范提速。

嚴重違法將被下架App

具體來看,《通知》明確,對未取得網約車經營許可,擅自從事或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依規處理;對于已經取得網約車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臺公司出現線上線下車輛人員不一致、信息泄露、不依法納稅、不正當競爭、非法經營資金支付結算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由交通運輸、網信、通信、公安、人民銀行、稅務、工商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處理。違法違規行為涉及多部門的,相關部門可開展聯合約談。對于出現問題,但約談后仍拒不改正的網約車經營企業,相關管理部門可根據網約車平臺公司違法行為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規規定,對網約車平臺公司相應采取暫停發布、下架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停止互聯網服務、6個月內停止聯網或停機整頓等處置措施。

在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看來,《通知》可謂對我國網約車市場的最嚴監管令,從中可看出我國相關部門對整頓網約車行業的明確態度。

而就在上個月,交通部剛剛公布了新修訂的《出租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將網約車平臺公司和駕駛員納入考核體系,并明確網約車和巡游車均需要開展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近日,交通部還就《關于加強和規范出租汽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存在無證上崗、線下車輛與線上登記車輛不符、故意泄露乘客個人信息等6種違規情況的網約車企業、司機將視情節輕重列入“重點關注名單”或直接列入失信聯合懲戒主體名單。

對此,趙堅分析,近期針對網約車的密集政策,足以窺見目前網約車行業還存在諸多漏洞,而一連串政策的推出,將對網約車行業進行凈化,并逐漸找回人們對網約車的信賴度,促進網約車這一新興事物的良性發展。

監管仍存死角

不可否認的是,網約車發展已逐步納入規范化軌道。據交通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省級層面(除直轄市外)已有25個省(自治區)發布了網約車實施意見;城市層面(含直轄市)共有206個城市正式出臺實施細則,60個城市已公開征求意見。此外,7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已在部分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截至今年2月底,各地共發放車輛運輸證14萬多本、網約車駕駛員證23萬多本。

但同時,網約車因存在乘客信息泄露、人車不符、價格偏差等問題,讓乘客對網約車的信心一再降低。5月2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的網約車十大亂象就包括網約車乘車安全隱患、用戶信息泄露、不正當競爭亂象、大數據殺熟現象等。

對此,業內有觀點認為,網約車安全問題被提上議程,主要是因為在經歷了多輪補貼大戰與合并大戲后,網約車行業從此前依靠補貼燒錢的無序競爭狀態逐步轉向相對成熟的市場模式,用戶考量平臺的焦點從拼價格逐漸轉移到拼安全、拼出行品質。此外,網約車漸成“國民級”應用,良好的用戶體驗成為網約車平臺首要追求。

趙堅則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由于此前粗放式的發展,網約車平臺尚有諸多問題待解。“例如網約車與順風車界限并不十分明顯,存在部分平臺利用順風車的名義經營網約車的情況。由于順風車不需要注冊,且不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約束,順風車在監管上還存在空白,部分違法網約車借機鉆空子。”還有專家表示,網約車平臺一般選擇外包客服的方式。由于客服對平臺不了解、不專業,也削弱了用戶向平臺反饋問題和漏洞的效果。

倒逼企業整改

網約車亂象的不斷頻發,也倒逼處在風口浪尖的網約車企業不斷向規范化整改。知名IT法律專家、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對網約車企業的管理一向比較嚴格,無論是在車輛牌照方面,還是司機準入資格方面,均是如此。雖然網約車管理辦法已經頒布了兩年,但是地方實施細則還未公布,很多地方的網約車牌照都還沒有開始發。

近期,滴滴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更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后,滴滴宣布自5月12日起,順風車業務在全國范圍內下線,停業自查整改一周;同時其他平臺業務對所有平臺司機進行全面審查。在完成整改后,滴滴于5月19日恢復順風車業務。目前,滴滴順風車司機和乘客必須完成包括上傳身份證、人臉識別等6項措施后才可使用順風車業務。就此次公布的網約車新政,北京商報記者嘗試采訪滴滴方面,但未獲對方回應。

與此同時,除了滴滴,其他網約車企業也在近期紛紛加強了對自身業務的核查和管理。神州優車副總裁李勤表示,神州優車將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已有地區的差異化管理規定,加強與各地公安機關的合作,切實完善車輛和駕駛員的準入制度;萬順叫車平臺對全國358家分支機構進行了監督核查,同時與各地公安部門進行合作,對司機背景信息等進行篩查。

趙堅表示,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網約車存在的問題實際上也是共享經濟本身存在問題的縮影。“網約車作為一種新興事物,且處在不斷發展中,肯定會有新問題的發生,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相信網約車平臺會逐步規范化。”

關鍵詞: 平臺 網約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