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國內高校首次規模招收AI專業本科生

2018-06-20 15:37:44    來源:IT時報

“香餑餑”讓考生和家長動心,專業招生門檻正在提升

終于熬到高考結束,考生和家長們能徹底放松了?然而并沒有,這段時間他們正在為高考志愿的填報做準備工作。對于不少考生和家長來說,要不要報考人工智能(AI)專業,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選擇題。

近年來高校領域形成了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的熱潮,而2018年,則是高校第一次面向高考生展開大規模招生,00后將成為“爆款”人工智能專業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動心的家長和考生不少

對于人工智能專業,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有著較高的熱情。

上海市民嚴先生的孩子今年參加了高考,這段時間正為填報志愿而發愁:選擇哪所學校?選擇什么專業?“像人工智能、大數據、軟件、金融這一類的專業,只要孩子喜歡,我都表示支持。”嚴先生說道。對于人工智能專業,嚴先生認為專業前景比較好,以后就業肯定沒問題。

記者同時采訪了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考生陳宇燁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未來前景,“再加上我個人對計算機和數學比較感興趣,如果我的分數達到了學校上線要求,我會考慮報考上海交通大學的人工智能相關專業。”

考生袁陽也對人工智能專業感興趣,對于選擇哪所高校,他認為師資力量是其做出選擇的評判標準,“確實看到一些高校的招生簡章里有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我最關注的是學校的師資力量,會比較傾向于考慮C9高校。”

薪酬不錯、行業前景光明

家長和考生們對人工智能專業動心非常正常,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對人工智能方面人才的需求相當旺盛,薪酬水平較高,行業前景光明。

在某知名招聘網站,搜索“人工智能”后出現很多招聘崗位,以在上海招聘人工智能工程師為例,本科學歷月薪低則1.5萬~2.5萬元,高則5萬~6萬元。研究生及博士學歷月薪更高,大致在40萬~80萬不等。其中,月薪在1.5萬~3.5萬元區間的招聘缺口較大,多以人工智能方向的軟件實施工程師、人工智能工程師、人工算法工程師為主。相關招聘企業多以互聯網和科技巨頭為主,不僅包括BAT巨頭,也有網易、海康威視、華為、科大訊飛等知名企業。

此外,人工智能專業的就業方向范圍較廣,如在搜索領域包括智能搜索、語音搜索、圖片搜索、視頻搜索等;在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領域包括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車牌識別等。

高校招生要求日趨走高

目前已有70余所國內高校設置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并且于今年首次開展該專業本科招生工作。

南京大學5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今年計劃招收80名本科新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去年底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今年是第一年招收該專業的本科生。”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對《IT時報》記者表示。

對于考生來說,想要如愿考取人工智能專業并非易事,人工智能專業設置的招收門檻并不低。

不少高校將計算機以及人工智能專業納入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開放的專業范疇。比如南京大學,今年將通過自主招生方式招收10名人工智能學院本科新生。而南京大學對于計算機專業類學科的自主招生,一般需要考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任一學科中獲得全國決賽三等及以上獎項。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自主招生方面的要求則是學生在科技發明、研究實踐、創新與設計或者學科奧賽方面表現突出。復旦大學則要求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NOIP)提高組一等獎,且NOIP成績達到360分的考生。中國人民大學規定,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需要在2017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上獲得銅牌及以上。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均要求報考該專業的學生獲得過全國一等獎,其他高校則有省級一等獎均可報考,或擁有兩個不同學科的省二獎項也可報考的規定。

除了這些已經展開招收工作的高校,更多高校也在籌備開設人工智能專業。上海大學一位內部人士介紹,估計今年下半年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目前沒有專職的老師,專業的教材體系還沒有構建起來,“師資應該從本校各專業抽調,可能由計算機、機械、生命科學、信息、電信專業的相關老師組成。”

人才培養模式各有亮點

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速,對于剛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而言,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人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據記者了解,清華大學已成立了學科交叉研究領導小組,出臺了多個支持跨學科交叉智能研究的文件及學位評定制度。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初步設立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和智能系統與應用兩個專業方向,通過采用全新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在機器學習這類的核心課程中設置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并且利用已有的專業導師和一線企業聯合進行應用類課程建設,同時引進更多海內外優秀學者。西安交通大學的人工智能實驗班通過高考招生50%和入校選拔50%的方式將學生交由西安交大錢學森學院組織管理,專業課教學主要依托電信學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IAIR),以及合作培養方微軟亞洲研究院、騰訊公司的支持。

有老師建議,由于人工智能有很多研究方向,很多高校一般在研究生階段才對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進行明確,且對學習的要求較高,所以打好基礎顯得至關重要。

專家解讀

人工智能和計算機專業有何區別?

賈文川 上海市智能制造與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專家

人工智能是新的專業學科,跟傳統的計算機學科不太一樣。

計算機專業比較籠統,有若干個專業方向,比如計算機硬件、軟件開發、數據庫、網絡技術等等,提升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水平,提升數據計算和處理能力。

人工智能是對大腦和思維的模擬和再現(重復),能讓機器智能趕上甚至超過人腦的智能,這不僅僅是計算能力的問題,還有思維模式,對不同感知信息的綜合判斷等等。在專業課程中,應該把智能計算、仿生生物、腦科學相關的內容納入進來。

關鍵詞: 本科生 規模 專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