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第二批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8家公司獲科創板準考證

2019-03-28 14:50:34    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鳳茹)繼首批申請科創板獲受理企業名單出爐后,3月27日晚間,包括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虹軟科技”)、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斯達”)等在內的企業也獲受理并在上交所披露招股書。經統計,第二批次中募集資金數額最多的企業為虹軟科技,募資金額逾11億元。

上交所官網顯示,科創板第二批受理企業共有8家,分別為貝斯達、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峰科技”)、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空間技術”)、虹軟科技、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國盾”)、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寶生物”)、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興源創”)。

整體來看,按證監會行業劃分,第二批科創板獲得受理的8家企業被四大行業均分,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數量均為兩家。從注冊地來看,廣東企業數量最多,在第二批申請科創板獲得受理企業數量中占據3個席位,包括微芯生物、光峰科技和貝斯達。剩余5家企業,江蘇、福建、安徽、浙江以及北京則分別占一個名額。

從保薦機構機構來看,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證券”)保薦企業數量最多,華泰證券保薦了光峰科技、華興源創以及虹軟科技3家企業。在第二批科創板獲受理的8家企業中,虹軟科技是唯一一家獲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兩家券商保薦的企業。

據了解,2018年12月,虹軟科技就開始籌謀A股上市事宜,彼時虹軟科技與中信建投及華泰聯合證券簽訂了輔導協議,今年1月15日浙江證監局披露了虹軟科技輔導備案文件。據招股書顯示,虹軟科技從事視覺人工智能技術算法的研發和應用。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8年虹軟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100.11萬元、34592.4萬元和45807.13萬元,對應實現的凈利潤約7279.02萬元、7435.81萬元和17531.7萬元。虹軟科技預計市值不低于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虹軟科技選擇第四套上市標準。特寶生物也選擇第四套上市標準,該公司預計市值35.45億元,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828.27萬元。而華興源創、微芯生物分別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

從募資情況來看,招股書顯示,虹軟科技擬投入募集資金數額約11.32億元。華興源創的募集資金數額也超過10億元,科大國盾募資額最少,約為3.04億元。

這8家企業的研發投入情況也受到關注,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微芯生物近三年的研發投入占比最高,該公司在2016-2018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52%、62.01%以及55.85%。緊隨其后的為虹軟科技,該公司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研發投入分別為9026.84萬元、10873.54萬元和14852.64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4.59%、31.43%和32.42%。相比之下,貝斯達的研發投入占比“墊底”,貝斯達近三年研發投入的占比合計約為21.53%。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晚間,上交所發布了“關于科創板企業受理情況答記者問”,上交所指出,對科創板企業的發行上市審核包括受理和審核問詢兩個主要環節。在受理環節,僅是對企業申請文件齊備性、中介機構資質等的核對,相當于申報企業獲得了“準考證”,可以進入考場考試,并不表示一定能夠考試通過或獲得好成績。上交所還進一步指出,在此次第二批集中受理后,將采取“受理即披露”的方式。至于企業是否符合科創屬性、是否符合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在財務上是否有瑕疵等實質性問題,將通過第二環節的審核問詢來實現,在審核問詢過程中,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也會給出專業咨詢意見。

關鍵詞: 科創板 上市 申請 公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