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塑料布底扎破洞 鍍鋅廢水正大量滲漏

2019-06-13 16:51:32    來源:檢察日報

塑料布底扎了洞

2018年10月29日凌晨1點左右,河北省磁縣公安局環安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轄區某生態園內有人在蔬菜大棚里從事非法標準件鍍鋅加工,廢水直排、氣味刺鼻,要求查處。公安環安大隊民警迅速出警當場控制了正在鍍鋅的工人8名,3名老板因未在現場,后才被抓獲歸案。

但案件如何認定,公安民警犯了難:現場勘查發現用于排放廢水的土坑鋪有塑料布,能否認定為滲坑?公安機關請求磁縣檢察院派員到現場提前介入指導偵查,該院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官辦案組人員立即前往現場,辦案檢察官認真對現場進行了勘查,發現該大棚內沒有其他任何外排廢水的管道和設施。

“鍍鋅廢水究竟去哪兒了?難道僅僅就只有土坑內存積的半池嗎?靠自然蒸發掉了?”辦案檢察官心里一連串的疑問,但廢水不可能憑空消失,鍍鋅污染環境案件查不到傾倒、排放有毒物質的證據,案件就難以突破……

犯罪嫌疑人陳某面對辦案檢察官的訊問,堅稱他們剛開始做沒幾天,大棚旁邊就有水井,現抽現用,廢水全部在坑里,從來沒有外排過。當初在坑底鋪設塑料布就是為了防滲和廢水循環利用,并且買的是市場上質量最好的塑料布。

犯罪嫌疑人強調的“市場上質量最好的塑料布”,讓辦案檢察官覺得犯罪嫌疑人似乎在掩蓋什么。辦案檢察官和現場負責偵查的環安大隊民警商量后決定,先取樣,然后抽干廢水坑的廢水,再對廢水坑進行仔細勘查。

廢水抽干,掀開塑料布后果然不出所料,廢水正大量滲漏,經過對鍍鋅設備排放口、廢水坑塑料布上和塑料布下的廢水分別進行檢測,鋅、汞等重金屬超標,已經嚴重污染環境。

經查,該蔬菜大棚為犯罪嫌疑人陳某所有,他因嫌種植蔬菜來錢慢,知道鍍鋅利潤高,遂聯系犯罪嫌疑人楊某、程某等人“合作”,分別在兩個大棚內利用夜晚時間非法給標準件鍍鋅。

2019年1月,陳某等3位老板和2名技術工人被磁縣檢察院依法以污染環境罪提起公訴。庭審中,陳某等人仍然辯稱,他們沒有利用滲坑排放廢水,廢水坑鋪有塑料布,廢水是循環利用的。辦案檢察官當庭指出,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利用一周時間,大量走訪了周圍群眾,對現場技術工人和其他工人進行了反復訊問,已經證實,該鍍鋅工藝每天都需要加大量新水,為了逃避打擊,被告人在土坑上鋪設塑料布,故意將塑料布底部戳出許多小孔,廢水沒有外排,只在土坑內自然滲漏。

在事實和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均表示認罪、悔罪。近日,磁縣法院認定陳某、楊某等5人犯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到一年不等,并分別處以1萬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金、沒收違法所得。至此陳某、楊某等5人為自己非法鍍鋅污染環境的犯罪行為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4月29日,磁縣檢察院向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首先按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方案依法對現場的土壤等環境要素進行評估,制定修復方案,并依法進行賠償修復;其次加強巡查,特別是對蔬菜大棚、荒廢民房之類的隱蔽地點要加強監管,杜絕類似案件的再次發生。

日前,案發地點已恢復原地貌,生態環境保護行政部門對現場土壤污染狀況監測評估后正在進行生態修復。

(作者單位:河北磁縣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鍍鋅廢水 塑料布 廢水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