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網購需警惕“客服”類詐騙

2019-06-18 16:57:21    來源:錢江晚報

昨天,杭州拱墅警方發聲:大家在網購的同時,一定要警惕網絡詐騙。如果“客服”喊你交納各種費用,很可能就是詐騙的開始。

姑娘小丁23歲,在杭州一家醫院工作。小丁將一條閑置手鏈信息發布在一個二手交易APP上,看是否有人要買。

6月4日中午,有人在APP上聯系小丁,告知她的手鏈被限制出售,并發來鏈接。

點開鏈接,小丁看到一張通告,告知要簽訂商家協議才能正常交易,還附帶了一個二維碼。

掃了二維碼后,小丁進入客服界面。對方自稱是平臺客服,要求小丁支付450元以開通消費者保障協議,并發來一個收款二維碼。

小丁掃碼,通過微信支付了該筆費用。

然而,“客服”告訴小丁,該筆錢款無法通過審核,已被凍結。

被限制交易的問題還沒解決,現在錢也被凍結了。小丁急得團團轉,不停地問“客服”該怎么辦。

“客服”告訴小丁,她還須開通一個假一賠三的手續,需要支付1200元,并再三保證,開通后之前支付的錢款都會在2分鐘之內退還給小丁。

小丁再次掃碼支付了1200元。

之后,小丁有點反應過來,趕緊催“客服”退款。

“客服”又發來一個所謂的“退款二維碼”。小丁打開,顯示要支付3000元保證金。

清醒過來的小丁向半山派出所報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對于“客服”類詐騙,民警提醒大家:

接到“客服”電話留言,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全國統一客服熱線、登錄購物平臺或公司官網查詢信息;

網購平臺一般不會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匯款。如果客服聲稱要通過“掃碼”方式進行轉賬匯款等,應提高警惕;

不要輕信“客服”,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并透露個人信息。如果碰到網購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用購物網站的特定聯絡工具進行咨詢聯系,確認對方的身份。(記者 陳鍇凱 通訊員 陳新銘)

關鍵詞: 網購 “客服”類 詐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