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攝像頭朝天”必須注意保護住戶隱私 對視頻數據則要嚴加管控

2019-06-24 16:34: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如今,城市居民小區和沿街建筑物大都是二三十層的高樓,高空拋物是民眾比較擔憂的事。如何防范高空拋物、墜物,保護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高度重視。然而,由于高空拋物具有隨機性,如何防范突發的高空拋物行為,因高空墜物造成傷亡事件后,如何準確定位和確定責任人,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難題。

在我國,針對高空拋物現象有著相關法律約束。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給他人造成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也就是說,一旦高空拋物造成人員傷亡,如果沒有目擊證人或監控視頻作為證據,很難精確“鎖定”責任住戶。一棟樓的所有住戶都有可能要承擔賠償責任。這對受牽連的無辜住戶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為防范高空拋物行為,很多城市采取了一些措施。據報道,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有一個小區,安裝了47個“防高空拋物監控”,這些廣角攝像頭安裝在每幢樓南北兩側的地面立桿上,距離單元樓10米左右,呈60至80度角仰拍,正好可以將整幢樓的窗戶和陽臺納入拍攝范圍,取得了很好地防止高空拋物效果。試想,在47個朝天安裝的攝像頭監控下,住戶“一伸手就被捉”,誰還敢高空拋物;即便發生了高空拋物造成他人損害,監控視頻上一清二楚,能精準“鎖定”責任住戶。這樣一來,“攝像頭朝天”確實能形成強大的約束力,并且在防盜方面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當然,“攝像頭朝天”必須注意保護住戶隱私,在安裝時就要避免拍攝到住戶隱私;同時,對視頻數據則要嚴加管控,防止涉及住戶隱私的視頻外流造成侵權和不良社會影響。同時,哪怕有了這些設備保障,高層業主們也應該多些安全意識,別因為自己的疏忽給樓下的行人帶來致命傷害。

關鍵詞: 隱私 住戶 管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