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點贊!蘇大法學生敢于挑戰“霸王條款”

2019-06-25 16:14:43    來源:錢江晚報

充值買了視頻網站會員,卻仍要面對插播的廣告,這一刻,正在追劇的你心里肯定不爽吧,你會吐個槽還是打個投訴電話?

蘇州大學法學院大三女生小孫則發揮所長,直接把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奇藝”)告上法庭。

日前,蘇州姑蘇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愛奇藝賠償小孫30元。

這不是蘇大法學院學生第一次因打官司而引發社會關注了。小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之前告贏知網的是其同班同學,告贏蘇州軌道交通的是其學姐。

網友點贊之余調侃:這都是在練手吧!

她為何要告愛奇藝

“我不太認同有些網友調侃說我們法學生在練手,雖然我們是學法律的,但以后也不一定都做律師,所以也談不上練手。我認為就是在大學期間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錢江晚報記者聯系上了小孫。

剛過去的周末,小孫收到法院寄來的判決書,雖然判決愛奇藝對她作出賠償,但她說并不滿意,要和同學及指導律師研究后,再決定是接受還是上訴。

“這個判決不是我們預期的最滿意的結果。我們的訴訟請求實際上有四項,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項,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停止插播廣告,這一點法院沒有支持。但法院確認了愛奇藝在對消費者進行告知時是有瑕疵的,這一點我們認為是有意義的。”

這個案子是怎么發生的?為何選擇起訴?

小孫告訴記者,去年9月21日,她在瀏覽愛奇藝網站時,在視頻的右上角看到“會員跳廣告”的宣傳提示,為了享受跳過廣告的服務,小孫就花58元買了為期三個月的會員。但9月28日,她在看愛奇藝網站自制劇《中國音樂公告牌》時,卻發現在播放過程中,依然插播了不少廣告。

“我充值會員就是為了跳過廣告,出現這樣的情況,從我們專業角度來看,我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我認為愛奇藝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以及公平交易權三項權益。我也了解到,不是我一個人遇上這種問題,類似情況也不局限于一個視頻網站。我開始研究這個問題,和同學討論,請教專業老師和律師,我覺得自己可以做點什么,正好我們學院也一直鼓勵我們。”

錢雖少,但事不小

今年3月20日,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對此立案受理。在這背后是小孫一遍遍修改后遞交法院的起訴狀。

“我覺得起訴最麻煩的就是立案這一塊,這個案件能夠立案就是一個成功。我的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前期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尤其專業方面,本身作為法學學生,寫起訴狀、辯論意見也比較順手。”小孫說,她覺得自己有時間有精力又有專業知識,遇到這樣的事就不能視而不見,“明知有不合理的地方,我為什么要沉默。”

上海小城(蘇州)律師事務所鄭長虹律師是該案的指導律師。她說,學生的這種精神特別值得點贊,這個案子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困難,一開始,法院是不受理的,后來我們把案由從違約改為侵權,侵權行為所在地也就是蘇州姑蘇區法院就可以受理,這對學生來說也便利些。

今年4月18日,該案開庭,小孫作為原告出庭,提出四項訴訟請求。6月19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愛奇藝網站供消費者閱讀的《VIP會員服務協議》,字體較小、標示不夠顯著,也沒有要求消費者閱讀并確認后付款,導致消費者可能未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即進行了購買,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應向孫某承擔賠償責任。孫某作為消費者在購買會員服務時也存在一定的疏忽。最終法院酌情確定愛奇藝公司賠償孫某30元。

一時間,“大學生告愛奇藝”一事引發不少關注。

有網友點贊:“這不是金錢問題了,而是要告訴大家,學會維權,即使成本很高,也要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也有網友調侃,“我覺得吧,他們(蘇大法學院學生)主要是想練練手。”

對此,小孫說,不管是點贊還是調侃,能感覺出大家對于維權都是比較支持的,因為生活中其實大家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只是覺得維權太麻煩,加上也沒幾個錢,就算了。“如果大家都算了,那事情就永遠不會改變,我希望大家能夠感受到消費者維權的重要性。”

怎么又是蘇大法學生

這不是蘇州大學法學院學生第一次“出手”。

去年,因為下載一篇售價7元的付費論文,卻發現最低充值金額為50元,網站還不提供退款服務,蘇大學生小劉將中國知網告上法庭。

今年2月11日,經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中國知網最低充值金額限制條款無效,而同方知網公司也將41元余額退還至小劉的支付寶賬戶。

更早前,小劉和小孫的學姐小吳,因為余額7.1元的交通卡不能購買2元的地鐵票,且不允許進站,小吳狀告蘇州軌道交通集團。

“哈哈哈,蘇大好剛。”“這么點錢,何必較真呢?”網絡上有人點贊,有人也質疑。

“其實,我們并不是較真這50塊錢,只是知網這樣的霸王條款,不應該被大眾漠視。”對于學生小劉的做法,蘇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吳俊表示支持。

他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目前仍存在著大量小額利益侵害行為,但由于小額訴訟成本與訴求金額不成正比,因此往往被大眾忽視。而學生們發起的個案訴訟,在引起公眾關注的情況下,能夠發揮示范作用。

錢報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起,蘇州大學法學院每年與上海小城(蘇州)律師事務所合作舉辦小城公益之星創意訴訟大賽。目的就是要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弘揚法治理念,通過公益訴訟推動社會進步。

“參與公益訴訟,學生們也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不過,吳俊認為在校學生能有這樣親身實踐的機會,非常難得。他表示,法律對當事人權益的保護是不分大小的。如果能通過個案發揮示范效應,是比較好的途徑。

為較真的蘇大學生點贊

“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在采訪中,小孫說自己對于網友的各種觀點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堅持自己是在大學期間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她也愿意付出很多時間與精力去做這樣的事。

誠如鄭長虹律師所說的,學生的這種不以善小而不為,堅持正義的滿腔熱情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公益無大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如果都選擇沉默,那不利于推動社會進步。很多時候,我們社會法治的進步是通過個案來實現的。此次訴訟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它會對視頻網站行業起到一個警示作用。

是的。都是涉及幾十元甚至幾元的小事情,但背后的問題其實不小,如果能推動改進,也頗有意義。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個個案來推動公平正義的實現。

愛“剛”的蘇大學子們,其意義不在于追回幾塊錢,而是喚起人們敢于挑戰類似的“霸王條款”,保護自己的權益。

從這一點上看,他們的勇氣值得我們點贊。

關鍵詞: 蘇大法學生 維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