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實現健康老齡化?

2019-07-30 11:11:51    來源:健康報網

老年人健康快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7月2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之老年健康促進行動》進行了解讀。

健康老齡化離不開“9+23”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獨立自主和參與社會的重要基礎。”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9億,占總人口的17.9%。我國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是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二是我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也就是說,居民平均有8年多在帶病生存。”

為此,《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要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并指出,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體育鍛煉、定期體檢、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政策,推進醫養結合,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環境,推動實現健康老齡化。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規劃處處長桂熠表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大力提倡不但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健康的理念。”

據了解,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從個人和家庭、社會、政府三個層面提出了9項指標和23項具體行動內容。9項指標包括2項結果性指標,3項政府工作指標,4項個人和社會倡導性指標。王海東介紹:“首先是2項結果性指標,在未來的10年,一是65歲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要有所下降。二是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然后是3項政府工作指標,這3項指標都是以2022年和2030年為時間節點。一是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要分別不低于50%和90%。二是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要分別達到75%和90%。三是到2022年,所有養老機構都能夠以不同的形式為入駐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并在到2030年期間持續改善。

最后是4項個人和社會的倡導性指標。一是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不斷提高。二是提倡老年人參加定期體檢,經常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大小便情況,接受家庭醫生團隊的健康指導。第三項是鼓勵和支持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為老年人組織開展健康活動。第四項是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機構。

在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中,除了上述9項指標以外,還明確指出醫療機構要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綠色通道;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機構建設,為居家養老提供依托等。

關鍵詞: 老年人 健康 老齡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