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NOTES、微創外科與機器人手術這三項哪個更安全有保障呢?

2019-07-31 15:35:51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外科手術簡稱手術,俗稱開刀。早期手術僅限于用簡單的手工方法,在體表進行切開、割掉、縫好!隨著外科學的發展,手術領域不斷擴大,已能在人體任何部位進行。應用的器械也不斷更新,如手術刀即有電刀、微波刀、超聲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種。但目前絕大多數手術仍以醫師的手工操作為主。

微創外科

主要是指通過微小切口或人體正常孔隙將特殊器械、物理能量或化學藥劑送入人體內部,完成對人體內病變、畸形、創傷的滅活、切除、修復或重建等外科手術操作,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它是傳統外科學原有分支在手術技術上的發展。

與傳統手術相比,可概括為“5個顯著”,即病人的痛苦顯著減輕,對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顯著減小,對人體內環境平衡的影響顯著減少,病人術后住院時間顯著縮短,恢復日常生活和工作顯著加快。

按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分為:腔鏡外科、內鏡外科、介入放射外科、定向引導外科、伽馬刀、微波刀、高能聚焦超聲、適形放射治療、粒子種植放射治療、遠程醫學,甚至還包括顯微外科、基因治療以及納米外科等。

按治療領域不同可以分為:微創胃腸外科、微創甲乳外科、微創肝膽外科、微創泌尿外科、微創胸外科、微創腦外科、微創骨外科等分支。

隨著時代的進步,微創外科這一概念已不僅僅局限于是一種外科治療技術,更是一種外科治療理念。而這種理念,也不僅僅停留在具體技術層面,而是對整個外科治療方法、治療策略上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由“戰術”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

在這當中,既包括避免盲目擴大手術范圍,造成不必要的過度治療;也包括了避免盲目追求微創技術,犧牲手術的安全性或療效而給病人造成更大的創傷。因此,微創外科理念,是建立在手術安全性、手術療效基礎上的微創,并以盡可能減少手術對病人心理及生理的創傷、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為目標,以楔合“生物-心理-社會”這一現代醫學模式。

NOTES

NOT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是指經自然腔道的內鏡外科手術,即經由口腔、食管、胃、結直腸、陰道、膀胱等自然腔道進入腹腔、縱隔、胸腔等,進行各種內鏡下操作,包括腹腔探查、腹膜活檢、肝臟活檢、胃腸及腸腸吻合、闌尾切除、膽囊切除、輸卵管結扎、子宮部分切除、腎切除、脾臟切除、胰腺尾部切除、縱隔探查、肋骨及淋巴結活檢、胸導管結扎、胸腺切除、心包膜開窗、脊柱手術等。

NOTES技術與傳統腹腔鏡技術相比較可能具有以下優勢:1.腹壁不留瘢痕,起到更好的美容效果;2.疼痛輕、恢復快、應激反應小、對體腔臟器影響小;3.麻醉影響小,可以通過非全身麻醉進行手術,可在門診開展;4.更適用于高度肥胖和高風險的病人;6.通過人體自然腔道可以方便地到達一些傳統手術和腹腔鏡手術不易到達的手術區域(如胰腺等),使手術操作難度和創傷明顯降低。

但是,由于開展時間較短、積累病例數較少、操作器械不夠完善,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還無法對NOTES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出客觀的評價。同時通過胃、結腸、膀胱、陰道途徑所帶來的出血、腹腔臟器損傷、腹腔感染、空腔臟器漏等并發癥的預防等問題都還沒研究定論,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臨床實驗研究。

手術機器人

機器人手術系統最初是為實現遠程手術而研發的,因此其具有能夠取代人手并可遠程控制的靈活的機械手臂,具有傳輸至千里之外仍清晰逼真的解剖圖像。

目前主要采用的機器人是達芬奇手術系統,其在2000年獲得美國FDA認可并進入醫療市場,在我國已安裝10余臺并投入使用。

達芬奇系統的優勢在于:1.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像處理設備,有利于術者清晰地辨認組織和操作;2.系統末端手術器械上的仿真手腕具有多個活動自由度,比人手更靈活,能在狹小空間準確完成操作,提高了手術精度;3.術中可自動濾除人手的抖動,減少誤操作的發生;4. 術者可采取坐姿進行操作,有利于施行長時間復雜的手術等。

達芬奇手術系統已在心胸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胰腺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等眾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機器人手術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壓力和觸覺的喪失,可以通過術者經驗的積累來彌補,以及未來器械的改進來徹底解決。但復雜的技術以及高昂的費用仍制約其發展。(王世瑤)

關鍵詞: NOTES 微創外科 機器人手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