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全球簡訊:【二十大精神在基層】用“土辦法”做好特色種業

2022-11-03 08:00:03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內蒙古日報》


(資料圖)

暮秋時節的烏拉蓋草原獨具美感,位于草原腹地的蒙草鄉土草種繁育基地上,3500畝優質燕麥飼草已陸續收割完畢,正在攤曬、即將打捆。蒙草草原生態種業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們利用工作間隙,持續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老黨員邢旗信心滿滿地表示:“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草種業是基礎。我們要繼續在草原鄉土植物收集、篩選、擴繁等方面的研發上下功夫,在退化草原修復技術上不斷創新。我雖已年逾古稀,但是保護修復草原的初心未變,我愿與大家共同努力,培育出更多可用于生態修復的特色草種。”

2014年至今,蒙草集團已經在烏拉蓋地區成功修復各類型草地近6萬畝,修復區域平均植被覆蓋度顯著提升。今年烏拉蓋管理區通過政企合作建設優質鄉土草種繁育基地,目前,該基地不僅收獲了優質飼草,還收獲了320噸燕麥良種,可供2023年進一步擴繁使用。

連日來,蒙草集團已組織多場形式多樣的學習分享會,大家學報告、談感想、暢未來,近900份學習感言匯總成的“小草說說心里話”廣泛傳閱,鼓勵著每一個人在新征程、新起點上繼續扎根同行。

蒙草集團副總經理、科研負責人王媛媛表示,“我們承擔著國家和自治區種業、生態修復科技攻關項目,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下一步,集團將圍繞草種業發展需求,完善‘保育繁推’創新產業鏈、加強生態用種和牧草新品種培育、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快國產良種推廣應用,打通種業體系在市場應用端的‘最后一公里’,助推草種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家扎根生態治理的民營企業,蒙草集團正在從“生態”走向“種源”,專注草種業應用科技突破、產品創新,用適地適生的“土辦法”,努力做好特色種業。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國萍)

編輯:賈小燕

關鍵詞: 生態保護 繁育基地 植被覆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