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播科學種子 托舉創新夢想-要聞
通遼五中學生參加該校“校園科技節”科技創新大賽。
(資料圖)
在新海中學創新實驗室,龐英軍正在輔導學生。
?在南開路中學開展的科技課堂中,學生們正在學習蒙醫學知識。
近日,在“科普傳播包頭行助力‘雙減’專項行動”中,由中科院研究員張德良帶來的《小星星撞擊地球會毀滅人類嗎?》科普課堂讓包頭市第八中學學生充滿了對宇宙的好奇,航天的夢想在孩子們心中徐徐綻放。
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是夯實科技強國基石、推動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內蒙古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升計劃,深入開展各類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探索實施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厚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沃土,持續激發青少年創新熱情,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
培養科技小達人,讓好奇心變為創造力
“這臺機器可以檢測聲音分貝大小,超過設定值時,它會找到聲音源頭,并拍照發給指定手機,適用于學校自習課的監管。”呼倫貝爾市中心城新區新海中學“第二課堂”上,人工智能社團成員楊俊哲認真演示著他研發的自習室紀律抓拍“神器”。
像這樣的創新發明,在新海中學還有很多。在該校“第二課堂”設置的8個創新工作室,3D打印、航模等先進設備應有盡有,每個工作室都由學生社團負責。“我們致力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給孩子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為他們插上創新的翅膀。”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龐英軍介紹,學校定期開展科技節、知識產權宣傳周、科普日等科技教育宣傳活動,并通過聽講座、實地參觀、現場制作、創意競賽等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營造濃郁的科學探究氛圍。
每到周末和節假日,通遼市第五中學“樊志文工作室”科技活動室里就熱鬧起來,同學們的很多想法,在這里從“異想天開”變成了觸手可及的作品。自制電風車、靜電除塵器、火箭模型等百余種科技小發明、小制作,展示著無限的創新思維。“發現問題是創新創造的靈魂,也是開展科技小課題研究活動的前提。我們從興趣入手,一邊培養并發掘學生興趣愛好,一邊指導他們發現問題、嘗試動手解決問題。”“全國十佳科技輔導員”、該校科技輔導教師樊志文說,“今天我們為學生種下勤于動手、勇于探索、善于創新的種子,期待著他們明天成為‘大國工匠,國之棟梁’。”
“我家養雞飼養技術較低,而當地的飼料價格較高,我想要解決‘飼料成本高’這個痛點。”源自父輩在嘎查里的生活場景,通遼市第五中學學生洪文學提出了接地氣的科研課題。查閱資料、動手實驗,在老師指導下,洪文學的《蛋雞飼料中可以用葵花餅作為蛋白質補充料》科研項目最終獲得第三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成為我區高中生參加該賽事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樊老師常告訴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不要拘泥于常規,要善于思考、大膽動手,也許經過創新就會有奇跡出現。”洪文學說。
隨著參加各類創新賽事獲獎人數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越來越多的學生走入科技教室大膽實踐,他們不僅獲得課本以外的知識,更切身感受到科學的無限魅力。“一張科技成果證書不僅讓學生多了一份殊榮,更重要的是在不斷試驗中,學會團結協作,涵養出對待科研的嚴謹態度和堅韌意志,學生們將受用一生。”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科技輔導員薛巖磊說。
厚植創新土壤,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在新海中學,各科技教室的鑰匙就放在門框上面,學生隨時可以進入。“以前都是老師帶著學,現在變成學生自己主動學,師生互為隊友,互相學習探討,達到了我們的預期。”龐英軍說。打造科技特色,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會創新,是新海中學的辦學理念。該校通過打造豐富有趣的科學課程、舉辦各類科技活動來引導創新。學校科技教師自編了《二十一節物聯網編程實驗套材》等4類科技教材,為推廣科技課程奠定基礎的同時也提升了師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學校的科技創新教育喜結碩果,師生們科技創新熱情高漲,在自治區乃至全國的青少年科技賽事上屢屢摘金奪銀,學校也在科技特色引領下得到了全方位跨越式發展。
如今,我區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重視創新教育與傳統學科教育相結合,在引導青少年創新道路上,通過不同舉措涵養勤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精神,指引學生奔向未來更廣闊的道路。
以培養一批熱愛科技,敢于創新,符合時代要求和發展的中學生為目標,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南開路中學提出“種子教育”育人思想,加大對科技教育工作的硬件投入和軟件提升,不斷豐富科技教育內容、深化科技教育內涵、強化科技教師職責,構建“智趣”校園。
“我校打造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科技教師團隊,開設了模擬飛行操作、VR創新設計、3D建模設計等9門科技課,確保每位學生每年平均上48節科技課程,還積極派送教師帶隊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培訓和比賽。”該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學校科技教育逐步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該校更加注重培養師生科技創新精神并積極助推科技成果轉化。目前,該校師生的創新成果獲批國家專利5項,榮獲國家及地方各級各類科技創新獎600多項。
為更好地配合學校主陣地,培育科技創新人才,近年來,內蒙古科協深入開展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科學影像節、科普報告希望行等一系列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激發廣大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時探索實施“英才計劃”等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厚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沃土。
近3年來,通過舉辦“少年問天”“北斗領航夢想”等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我區為廣大青少年提供院士座談會、科學表演秀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盛宴,5萬多名青少年參與其中,有機會接觸到前沿科技教育資源,激發了他們的科學興趣和創新熱情。通過舉辦創新大賽,我區每年引導約30萬名青少年開展發明創造,參加不同層次的科技創新活動,發掘和培養了一大批熱愛科學、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學潛質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
記者手記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青少年時期是提升國民素質和競爭力的關鍵階段,對青少年進行科技教育,可以培養他們開闊的思維和創新實踐的能力,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
近年來,內蒙古將科技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中小學科技創新。現在,我區基礎教育領域正逐步增加科學實踐活動的比重,引領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打造充滿科技創新氣息的校園。讓更多青少年仰望星空,還需全社會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科技創新添薪加柴,助力他們把人生理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洪流。(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白蓮)
編輯:章穎慧相關閱讀
-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通訊
我國兒童成長發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明年施行... -
休艙:全球觀速訊
11月25日,呼和浩特市水岸小鎮1號方艙醫院休艙。當日,隨著該方艙醫... -
航天新征程|神舟十四號乘組:中國空間...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1... -
卡塔爾世界杯何以鐘情中國新能源客車?
“在整個世界杯期間,我和我的同事都將駕駛這些巴士,將觀眾送到各... -
當前熱點-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釋放長期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 25個百分點... -
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釋放長...
(記者吳秋余)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10月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
(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我國... -
重點聚焦!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
11月25日0—24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16例,其中呼... -
我區向實體經濟和房貸客戶讓利近54億元_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按照國家做好普惠金融‘減... -
【書寫鄉村振興奮進畫卷】“萬企興萬村...
前不久,自治區民營百強企業蒙泰集團與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哈達圖淖... -
觀察:【眾志成城 同心抗疫】首府金融...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11月2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 -
1-10月我區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55.2%|當前看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楊帆)自治區統計局消息:今年1-10月... -
全球熱頭條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
11月10日,張躍清忙碌完核酸檢測任務后,急匆匆地趕回村委會,帶領... -
航天新征程|楊利偉:中國空間站時代腳...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記者趙竹青、張克非)1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 -
滾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
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在北京、上海... -
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將迎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5日電(記者哈麗娜)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了... -
“頂流”到階下囚!吳亦凡一審被判13年...
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 -
個人養老金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發布...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 -
越冬候鳥“做客”額濟納旗
初冬時節,在額濟納旗沙日淖爾水庫,數量眾多的赤麻鴨、灰雁、大天... -
俄今年大豆收成創紀錄-每日速看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劉愷)俄羅斯農業部24日發布消息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