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保護修復 禁牧休牧 制度保障——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走出新路子
離離草原,一碧千里。
作為內蒙古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11.38億畝草原像皮膚一樣保護著山川大地,發揮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服務功能,也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基礎。
多年來,內蒙古把保護草原森林作為全區生態系統保護的首要任務,采取了許多舉措,持之以恒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全區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5%,草原生態、牧民生活、畜牧業發展全面向好,走出了一條具有內蒙古特色的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新路子。
(相關資料圖)
生態修復,讓千里草原綠色重現
烏拉蓋管理區賀斯格烏拉牧場牧民孫茹欣的手機里有兩段她家草場的視頻。一段是3年前,勁風卷著黃沙,吹得人站不穩腳;一段是2022年夏天,一排排草方格里,綠油油的草在風中搖曳,與周圍的草原渾然一體。
烏拉蓋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之一,被譽為“天邊草原”。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烏拉蓋草原美麗的外衣下,藏著一條暗沙帶。處在暗沙帶上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壞,草原就會迅速風蝕沙化,如果不及時治理,沙化面積會不斷擴大,侵蝕周邊的草原。
孫茹欣家有七八百畝草場正在這條沙帶上。“小時候這片草場植被很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植被逐漸稀少,直到近些年變成了寸草不生的風蝕沙坑。一到春天,沙子刮得連牛羊都躲得遠遠的。”孫茹欣說,沙坑逐年變大,遠遠望去極其刺眼。
2020年,這片草場被劃為烏拉蓋沙化草原修復治理范圍,由蒙草公司實施修復。經過實施圍欄封育、機械沙障、生物沙障、人工撒播草籽等修復措施,草場不到3年時間便綠草如茵,植物多樣性明顯增加。2015年至今,烏拉蓋有5000余畝嚴重沙化草場、6萬余畝退化草場被修復。
不只是烏拉蓋,在內蒙古,越來越多這樣的生態“傷疤”被撫平。作為國家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項目,錫林浩特市原本嚴重沙化的草地和退化的打草場經過圍欄封育、補播、施肥、切根、輪刈等修復治理措施后,煥發新生,平均每畝增產20%到40%。赤峰市免耕補播試點中,草原植被蓋度提高到95%以上,草原草產量提高了1倍以上。敕勒川草原經過多年修復,從荒漠、砂石灘變為綠草如茵、野花盛開的草原,60多種植物和一大批動物回歸,生物多樣性逐漸恢復……僅2022年,內蒙古就有500多萬畝沙化、退化草原綠色重現。
自治區林草局草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內蒙古大力組織實施退耕還草、重點區域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工程,通過人工種草、補播改良、圍欄封育、草原鼠蟲害和毒害草防治等措施科學開展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2022年,全區完成種草任務1715.58萬畝,占國家下達總任務的132%。同時,積極推進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創建以“敕勒川草原”“額侖草原”為代表的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群,將草原自然公園作為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的新陣地,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新路子。
“帶薪休假”,讓億畝草原休養生息
“禁牧一年,不僅草場的草和檸條長得更好了,圈養的牛羊也更肥壯,人也不用再花大量的時間放羊,每天定時定點喂草喂料,更省事了。”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中和西鎮蓿亥圖牧業村村民格日樂說,2022年她家賣了50只羊,加上禁牧補貼和檸條平茬,全家收入不減反而比往年增加了。
達拉特旗地形地貌特殊,庫布其沙漠橫臥東西,十大孔兌貫通南北,整體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加之黃河過境190公里,全旗全域均屬于黃河流域。2022年,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境內十大孔兌植被覆蓋度,減少入黃泥沙量,達拉特旗探索試行實行全域、全時、全年禁牧政策。
從休牧、輪牧到禁牧,見證了達拉特旗人保護生態的決心,也扎扎實實實現了草原生態的持續向好。“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草原植被蓋度明顯增加,植物種群也有所增加,草原生態得到改善。”達拉特旗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禁牧、休牧、輪牧,是智慧的牧民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草原休養生息的法寶。在國家支持下,內蒙古連續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將嚴重退化沙化、不適宜放牧利用的草原劃為禁牧區,禁牧區以外的草原落實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科學核定載畜量,減輕天然草原壓力,并給予牧民禁牧補助和草畜平衡獎勵。近年來,全區每年有4.04億畝草原通過禁牧得以休養生息,6.16億畝草原通過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140多萬戶農牧民從中受益。
2021年起,國家繼續實施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內蒙古3.8億畝草原落實禁牧制度,5.9億畝草原落實草畜平衡制度。嚴格的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使全區牲畜超載情況得到初步遏制,草原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草原自我更新修復能力得以明顯提升、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同時,在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倒逼和獎補資金的引導和支持下,農牧民逐漸改變落后的養畜方式,畜牧業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最嚴制度,護美麗草原綠意盎然
夏日,行進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深處的扎賚諾爾露天礦區,曾經的排土場、大礦坑已經披上了“綠衣”,與草原連成一片,讓人分辨不出是礦區還是草原。
前些年為了發展,多地上馬露天煤礦和非煤礦產業,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生態環境壓力,讓草原受傷。
“到2025年,全部礦山達到國家或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符合綠色礦山標準的礦山企業逐步退出市場,自然保護區內的礦山企業到2020年全部退出。”一聲令下,錫林郭勒草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工礦企業全部關閉退出,并將六成以上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不再在草原新上礦山開發項目,不再在草原核心區規劃建設風電、光伏項目。呼倫貝爾嚴禁在草原上亂采濫挖、新上礦產資源開發等工業項目,明確已批準在建運營的礦山、風電、光伏等項目到期退出。百年老礦扎賚諾爾露天煤礦實施精準修復,礦坑植被覆蓋度由0.8%恢復到90%以上,曾經的“人造天坑”成為“天然氧吧”……
礦山修復,還綠草原,“生態短板”變“生態樣板”。有力的行動,源于最嚴格的草原保護制度。
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先后出臺《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保護條例》《關于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不斷加強草原保護力度。將全區87%的面積劃入限制開發區域,51%的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生態保護紅線內草原、生態保護紅線外基本草原和一般草原分類,在生態保護紅線內實行嚴格管控,不搞打破自然生態平衡的開發,不建設超出環境承載能力的工程,不上馬突破資源承受能力的項目,從源頭上杜絕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
嚴格落實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制度,重點保障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民生工程建設項目使用草原需求,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建設項目和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占用草原。
與此同時,我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破壞草原林地專項整治行動,嚴肅查處擅自改變草原用途、非法批準征占用草原和未經批準征占用草原的違法案件等。截至目前,全區各地排查核查發現的31240個問題,已經全部得到有效整治。
“到2025年,基本草原面積穩定在2600萬畝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以上。”逐綠前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必將更加牢固絢麗。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霍曉慶)
編輯:賈小燕相關閱讀
-
【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保護修復 禁...
離離草原,一碧千里。作為內蒙古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11 38億畝草... -
全面恢復通關在即 香港準備好了嗎:焦點播報
”吳潔貞強調,“我相信我們做好了準備,應該沒有問題,可以迎接很... -
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出爐!14個地區...
1月2日,人社部官網發布了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3年1... -
開局之年看中國丨每一顆汗水澆灌的種子...
點擊查看視頻?2023年到來了,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 -
看,正加速度的中國! 天天觀察
新年伊始,中國經濟復蘇回暖跑出“加速度”。以拼搶勁頭推進復工復... -
優勢區域走在前 | 踔厲奮發開新局——...
返回首頁 -
2023拉薩“領峰杯”新年登高自行車爬坡...
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激發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熱情,豐富群眾體... -
共謀區域發展 共譜合作新篇——RCEP生...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共謀區域發展共譜合作新篇——RCEP生效實施首年... -
【焦點熱聞】賞花燈
2022年12月31日,呼和浩特市民在小草公園內觀賞各式花燈。隨著“兩... -
徒步健身慶新年 世界簡訊
1月1日,市民在勞動公園徒步健身,慶祝2023年的到來。當日,由自治... -
世界快看:【健康在線】“乙類乙管”具...
我國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順應了客觀規律、具備... -
我區全力保障節日市場價格秩序穩定
?2022年12月30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向各盟市下發了《關于做好2023... -
全區加強節日食品安全監管_全球快播報
連日來,全區各地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加... -
【短評】摒棄“不講細節、差不多就行”...
“天下大事必作于精、必成于細”。內蒙古的干部群眾熱情豪放、不拘... -
【“貓冬”變“忙冬”】國內首個千萬千...
近日,國內首批首個千萬千瓦級“沙戈荒”風光火儲新能源基地項目—... -
最新!機構扎堆調研這些個股 工業機器...
【最新!投資扎堆調研這些個股工業機器人龍頭受寵!電氣設備板塊也... -
2023,上“新”了-環球微頭條
2023,上“新”了策劃:孫承斌、劉健、錢彤監制:徐壯志、周紅軍統... -
全球播報:這些金句,給你我以力量!
出品:李俊監制:常愛玲、齊慧杰、周寧策劃:焦旭鋒、李麗洋制作:... -
焦點要聞:開局之年看中國丨在2023年的...
你好!2023年的第一縷陽光跨越山河經緯北京天安門廣場、黑龍江撫遠... -
環球觀熱點:A股有望迎復蘇牛?板塊熱點...
2022年即將過去,回望這一年的中國股市,除了間歇性的結構性反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