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充值套路多 高額優惠暗藏消費陷阱
——“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數量上升調查
“29.9元充值100元話費”“49.9元充值200元話費”……取快遞、看視頻、玩游戲時常會彈出這樣的內容,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這樣極具吸引力的低價充值活動實為消費陷阱——充值獲得的不是話費而是數十張話費滿減充值券。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商家這種行為涉嫌以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另一方面部分平臺及App幫助這些不良廣告商讓消費者頻頻踩坑,有失平臺監管之責。
低價充值話費誘惑力十足
(資料圖片)
“我以為自己真的獲得了低價充值話費的獎勵,沒想到充值后話費沒拿到,給了一堆券,還得另外下載軟件,支付的29.9元等于打了水漂!”杭州一名消費者胡女士說。
胡女士反映的問題,正是當前各界關注的“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胡女士說,在一豐巢快遞柜取快遞,掃完二維碼打開柜子后,手機端自動跳轉了100元話費優惠券包界面。當點擊“立即領取”后,跳轉的界面顯示“您的7000會員積分即將過期,積分可抵扣70元”“僅需29.9元就可以領取100元”。
“這100元事實上是券包,我必須要向下拉動到第二頁的界面才能看到詳情解釋。這個商家活動的解釋方是上海云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胡女士說。記者聯系了該公司留下的客戶電話“4001802500”,客服回復:話費券并非直接充值話費,話費券單次充值100元抵扣5元,一共20張,等值金額100元。若已經使用App會員權益則不支持退款。
不僅僅是取快遞,從黑貓投訴等平臺反饋發現,一些視頻、游戲等軟件也植入了大量此類廣告。由此,記者進入某視頻平臺發現,在所觀看的視頻下方有非常顯眼的“兩張體驗卡可抽取”字眼,點擊之后可進行抽獎。抽獎結果顯示“領取100元話費券包”“100元,會員價29.9元”,輸入手機號即可領取。
記者輸入手機號支付成功后,收到一條包含鏈接的短信,鏈接提示用戶需下載松鼠果果App。記者下載且登錄之后,在App券包里看到數十張話費五元滿減優惠券,提示“每月可任選1張優惠券使用,優惠券有效期1年,過期自動失效”。也就是說,并非29.9元能夠直接充值100元話費,而是29.9元購買到一堆100減5元的“全網通用”話費優惠券,且一次只能使用一張。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采訪了相關通信公司。廣東電信表示,按照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規定,電信直接提供的線上充值最高折扣9.95折,廣東電信線上直充沒有折扣,也沒有通過合作方向客戶提供線上充值服務。其他運營商也表示沒有直接參與此類線上充值優惠。業內人士表示,有的公司會和運營商合作,自費掏錢購買一些充值優惠服務以吸引顧客,但使用場景、使用期限等,解釋權在公司本身。
目前,已有地方監管機構介入這一消費投訴。近期,四川省自貢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自貢市“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信息公示行政約談會,約談18家涉及“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的經營者。數據顯示,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中旬,自貢市市場監管系統處理涉及“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舉報近千件,涉及18家公司,此類消費投訴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數量呈上升趨勢。
消費者維權難
記者調查發現,因為“低價充值話費”處處挖坑、套路滿滿,消費者維權更是難上加難。
多個調查場景顯示,有的“低價充值話費券”廣告會把“券”字故意“藏”起來,通過隱藏詳情頁、縮小“券”的字體大小,讓消費者誤以為是低價充話費。記者做了一組計算,如果需要消耗20張“滿100-5元”話費券,需充值2000元,并且還自費了近30元購買100元話費滿減券,實際單次優惠只有3.5元,更有軟件通過設置有效期來減少實際優惠。
有的“低價充值話費”廣告變相為返利軟件引流。記者根據黑貓投訴提及的投訴線索,在應用商店中對多個提供話費券的App進行查找發現,其簡介內容均涉及“省錢”“優惠券”“返利”等內容。記者調查發現,上述App的功能大致分為兩個板塊,一是各大影視平臺會員折扣權益,另一板塊是淘寶、外賣優惠券權益。所謂的淘寶、外賣優惠券權益,則是通過鏈接跳轉,將用戶引導至淘寶、餓了么等平臺。
奇安信行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說,這種充話費廣告大都是利用技術手段,以插件方式寄生在一些平臺網頁或App旁邊的插欄、支付結果頁、跳轉頁面等位置,甚至是在劫持系統后以垃圾廣告形式出現。
還有部分App為賺快錢變相收取會員費。記者調查發現,松鼠果果、小熊快省等App都無法在應用商城中下載,只能通過點擊短信中的鏈接在瀏覽器下載。消費者花費29.9元實際上所支付的是App的“一次性會員費”,廣州消費者劉女士表示,一些App在收取“一次性會員費”之后再也打不開了,有的則換了個名稱變成其他購物返利軟件。由于29.9元與維權的成本相比微不足道,消費者往往會自認倒霉。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對老年人來說,這種廣告的誘惑性和“殺傷力”不小,也容易引發一些誤操作導致老年人被騙;此類App還有可能在下載過程中插入一些工具包,進而非法獲取用戶個人信息。
須加強審核監管
受訪專家認為,一方面誘導充值行為涉嫌以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應該依法受到相應處罰;另一方面,各類平臺提供的第三方鏈接、二維碼明顯違反《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應加強對此類廣告的審核,保護消費者權益。
“在網上看到這種廣告,根本不知道這個App是哪個地方的公司,只有進入支付頁面甚至支付成功才知道收款方是誰。而要投訴至外省某一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太難了。”廣州消費者王女士說。
陳音江表示,出現消費糾紛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消費者可以要求價款三倍賠償。具體到本文提及的案例,充值平臺涉嫌欺詐,應當返還充值款29.9元,并賠償500元。
北京市東元(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鄧永認為,此類廣告門檻低、獲利快,且存在監管盲區。“平臺不能只顧商家投放的‘廣告費’而不顧消費者的權益,應該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如果平臺審查不嚴,造成消費者損失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針對互聯網上此類“牛皮癬”廣告,受訪專家建議,從監管治理層面,應將其納入日常監管范疇,并通過輿情監測、消費者投訴等渠道發現執法線索。一旦查實存在違法違規或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要依法予以嚴厲查處,讓其承擔違法后果。
此外,鄧永表示,消費者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信類似大幅度優惠的充值廣告,盡量通過正規平臺正規商家充值,遇到侵權問題要及時保留好相關證據,依法維權,不讓不良商家抱有僥幸心理。(張璇 胡林果 參與采寫 廖云靜)
編輯:段麗萍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低價充值套路多 高額優惠暗藏消費陷阱
——“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數量上升調查“29 9元充值100元話... -
天天動態:東勝區經營主體10年翻6番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郝雪蓮實習生李文虎)近日,居民焦云... -
全球熱門:春季文旅消費暖 賞花露營亮點多
春風和煦,萬物復蘇。眼下,多地迎來踏青好時節,人們出游需求旺盛... -
要求日本撤回排污入海計劃!韓議員將赴...
中新網4月6日電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6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 -
低價充值套路多 高額優惠暗藏消費陷阱_...
——“互聯網充值返券”消費投訴數量上升調查“29 9元充值100元話... -
國內出游2376.64萬人次 清明假期“一日...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37... -
我國研發出首個室溫超快氫負離子導體
科技日報北京4月5日電(記者陸成寬)我國科學家在室溫下實現超快氫負... -
時政專題片丨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習...
點擊看視頻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一封信播撒著綠色的種子一鍬土培育... -
世界熱資訊!緊急致歉!這家基金公司“...
【緊急致歉!這家基金公司“越線”舉牌A股三文魚巨頭發生了什么?】... -
上調評級至超配 外資持續加倉中國股票:...
看好中國經濟復蘇的投資機會,海外長線資金持續加倉A股。數據顯示,... -
動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 奈曼旗開啟智...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郭洪申通訊員王陽宋小偉)起壟、施肥... -
世界最資訊丨種下“零碳種” 長出“綠...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蔡冬梅實習生沈玥)春回大地,奮進其... -
呼和浩特上榜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學良劉洋)4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 -
全球關注:《白塔之光》入圍第十三屆北...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于欣莉)4月3日,由內蒙古電影集團聯... -
重大水利工程刷新進度條 國家水網加快構建
三壩水庫建成后可進一步優化調配水資源,解決成都市大邑縣東南集中... -
完善配套政策、搭建承接平臺、優化公共...
6年來,雄安新區不斷完善承接疏解的政策、平臺和公共服務等。截至目... -
環球最新:這個清明,我們把大家的留言...
又一年清明至人民日報新媒體發起“清明給英烈寫句話”互動征集活動... -
每日熱聞!文旅部:清明節假期國內旅游出...
據文旅部微信公眾號消息,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清明... -
中國經濟快速恢復將提升地區和全球增長前景
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增長率今年有望達到5%,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增長率... -
環球觀點:學習卡丨為什么“和平年代同...
今天(4月5日)是清明節,在祭奠先人、寄托哀思之時,有些人我們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