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你知道阿拉善的皮雕嗎-世界新消息

2023-04-11 12:00:11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3-04-10 04版)

溫都爾木樂工作室內展出的工藝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石佳/攝

2月26日,溫都爾木樂制作皮雕工藝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石佳/攝


(資料圖片)

栩栩如生、精美別致的查瑪面具,用十幾種不同顏色的沙子繪出蒙古族女人,滿是蒙古族元素的游牧皮雕畫作……在溫都爾木樂的工作室里,展覽著幾十幅各類畫作,每一幅作品都足以讓記者感到震撼、獨特。

今年36歲的溫都爾木樂是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人,大學畢業后他回鄉創業,經過多年堅持,將自己的愛好一步步發展為事業,把阿拉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皮雕與日常生活用品相結合,讓更多人接觸、了解、認可阿拉善文化。

溫都爾木樂出生在騰格里沙漠的牧民之家,他從小就幫父母放牧。喜愛畫畫的父親將牧民的日常生活、鄰里間的故事、大自然的美景、野生動物……畫到一個畫本上。這個畫本也是溫都爾木樂小時候最喜歡的讀物。

晚上睡不著覺,溫都爾木樂的母親會給他講睡前故事,這些故事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格林童話,而是阿拉善傳說、蒙古族民間故事。溫都爾木樂也時常會跟著家人到寺廟參拜,寺廟里的唐卡、壁畫也逐漸印在了他的腦海里,“這些都成了我日后創作的靈感來源”。

溫都爾木樂第一次接觸沙畫這種藝術形式,是在2006年,當地政府組織農牧民學習沙畫,拓展他們的收入來源。當時剛參加完高考的溫都爾木樂,聽聞消息后立即報名。這次意外的沙畫學習經驗,為他大學時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溫都爾木樂考上了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那是他第一次離開家鄉,他從老家嘉爾嘎勒賽漢鎮,坐3個小時大巴車到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再坐硬座到銀川市,之后再換乘火車坐十幾小時才能到呼和浩特。他清晰地記著,“當時買硬座學生票是37塊錢”。

上大學的學費是政府資助,幾百元生活費沒能讓溫都爾木樂堅持到學期末,他回憶道,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150斤,不到一個學期就瘦到118斤。身無分文的溫都爾木樂開始想如何掙生活費,他靈機一動想到賣沙畫。學校老師給他介紹了一家工藝品店,沒有錢買公交車票的他就騎著自行車去賣畫,要價300元的沙畫只賣了60元。

后來,溫都爾木樂又帶著畫作到一家蒙餐廳賣畫,向老板介紹獨特的阿拉善沙畫,老板并沒有看上他帶來的沙畫。溫都爾木樂又拿出照片讓老板選,最終老板挑中了兩幅畫。溫都爾木樂和同學,一起熬了3個通宵,完成了這兩幅畫,總共賣了1800元。溫都爾木樂興奮地描述:“18張嶄新的鈔票到手,我特別高興,當晚就請朋友去‘草原狼’吃涮羊肉,還給上高中的妹妹寄了500元零花錢?!?/p>

從此以后每年假期,溫都爾木樂都帶著兩個同學回到阿拉善左旗,一邊在當地收集原材料沙子,一邊創作沙畫,再把這些作品賣到呼和浩特,一個假期能賣1萬多元。

但是賣畫的過程并不順,溫都爾木樂記得2008年寒假,想著多賣一些畫,臨近年關他還沒有回家。那年下了大雪特別冷,所有同學都回家了,“我第一次感到特別孤獨、無助”。最后是學校保衛處處長花了400元把畫都買走了,“想讓我早點回家過年”。

2009年大學畢業后,有了創業經歷的溫都爾木樂決定回到家鄉,正式開始自己的創業之旅。然而此時的他年輕氣盛、心比天高,懷揣著藝術家對于作品的獨特審美和極致追求,一心想要創造出驚世駭俗的作品,但卻忽略了大眾的審美與需求。

最窘迫的時候,吃飯和交房租都成了問題,溫都爾木樂卻依舊不肯放棄自己的藝術夢,他就這樣堅持了3年。他也日漸焦慮、失眠。

后來家人的一句話點醒了他——藝術離不開生活。

為了接到活兒,溫都爾木樂一個個單位奔走、宣傳,放低姿態,放平心態,敏銳察覺市場的變動,關注大眾的訴求,不斷將藝術理念與日常生活用品相融合,著力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創產品。就這樣堅持兩年后,溫都爾木樂的皮雕產品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事業也終于有了起色。

選料、裁皮、打濕、印花、雕刻、敲打、染色,溫都爾木樂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講述著皮雕工藝品制作的7道工序,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他和團隊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皮雕的原材成本高,純手工制作一張皮雕耗時耗力,雕刻一個花紋,有時候就要一動不動坐上幾個小時,經常忘了喝水、過了飯點,做急件的時候,甚至上廁所都顧不上。

2015年,溫都爾木樂參加了大學生創業培訓,并享受無息貸款35萬元,在團阿拉善盟委、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同年7月,他創辦了內蒙古查瑪蒙元文化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自己的事業逐漸步入正軌,技術精湛、大膽改革、勇于創新的他很快被當地文化部門發現,成為阿拉善皮雕傳承人。

作為非遺傳承人,溫都爾木樂在自己創業的同時還開辦了免費培訓班,向廣大皮雕愛好者提供體驗和學習的平臺,先后培養了60名皮雕手藝人。2019年他創立了阿拉善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皮雕藝術傳承研究展示中心,以此為依托,進一步傳承和發揚蒙古族皮雕文化。

溫都爾木樂還與高校合作,在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舉辦蒙古族傳統皮革造型技藝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皮雕技師,提高了大學生和當地農牧民的勞動技能,帶動了一批農牧民再就業,拓寬了大學生的就業渠道。溫都爾木樂還向30多名殘障人士教授皮雕技藝,讓這群特殊的青年群體找到事兒做,能通過自己的雙手掙錢。

成功申請兩項國家技術發明專利、獲得中國百位傳統匠人稱號、內蒙古政協委員、青聯委員,溫都爾木樂在自己的領域越做越精,知名度越來越大。如今,溫都爾木樂還在抖音上開直播,教網友制作皮雕?;叵胱约鹤哌^十幾年的創業之路,他最大的感觸是要心懷感恩,盡自己所能回饋社會,他也發覺自己最初想讓更多人知道阿拉善皮雕的夢想,正逐步成為現實。

?

編輯:楊丹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