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這屆網友太難帶了:雞湯都不管用了?|天天最新

2023-06-25 07:11:45    來源:砍柴書院

這屆網友真的是越來越難帶了!

你說年輕人要奮斗,他們說:好死不如賴活,不做資本家走狗。

你說要拼盡全力做到最好,他們說:不不不,努力禿了頭,還不如別人隨便搞搞。


(資料圖片)

你說順風順水的人都努力奔跑,他們說:沒啥沒啥,他們只是運氣好。

雞湯,作為曾經封神一般的存在,怎么在年輕人這里就變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要遭受明槍暗箭的反擊?

更搞笑的是,“雞湯疲勞”已經成為了常態。

特別是最近,幾張雞湯圖和奇葩評論爆火。

嚇得我趕快咬了一口酸檸檬,壓一壓這股凡爾賽文案的驚。

不如看一下現在的雞湯,走的都是什么路子?

首先登場的是“人性”系列。

一縷燈光打在烏泱泱的座位上。

圖片上,紅衣老太太雙手合十,慈祥地看著穿襯衣的男人。

我的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無數個感人肺腑的母愛故事:

“世上只有媽媽好。”

“媽媽永遠是你唯一的觀眾。”

打開留言區卻差點閃了腰。

“紅衣服可以包場”——好奇怪的邏輯關系。

“穿紅衣服可以活得久,其他人都變成了墳墓”——呃呃呃,怎么變成了看圖說話還有點恐怖的氛圍?

“老太太走不動路,為了保命假裝鼓勵”——突如其來的騷,閃了我的腰。

你要是說是這屆網友,腦筋轉不過彎,不如再看看下面這個。

看了這幅圖,砍柴瞬間想到:

“這是一場無知者的自嘲。”

“有智慧的人,永遠不會和傻子爭論。”

但評論的畫風卻......

“蹲著拉屎會被嘲笑,站著則拉不出來。”

呃......這個是要用拉屎來探討生命的奧秘嗎?

“蹲著的人頭上有個澳大利亞。”

能說出這樣評論的網友,真想說一句:“我敬你是個天才!”

還有還有:

難道這不是“沖出牢籠”和“舍己救人”嗎?

但評論區偏不。

“魚離開水可以抬起浴缸。”

好吧,我服了你,真是“沒用的廢話”杯比賽第一名啊!

甚至還有流行的玩梗,把魚尾巴截出來標注“玉足”,仿佛是“本君到此一游”的簽到。

再來看看奮斗的雞湯是如何打翻的。

兩個努力的小人,在隧道里挖呀挖呀挖。

思想傳統的人是這么想的:“堅持努力就能有回報,放棄努力意味著放棄即將擁有的成功。”

但答案,并不是。

“挖不倒鉆石的人會頭臭。”

我仿佛聞到了絲絲的頭油味......

“轉身會發現前方的路暢通無阻。”

好吧,這話說的,仿佛也有一丟丟道理可言。

看到這張圖,我興奮異常:這次,一定不會猜錯評論了!

一定是“好方法是通往成功的鑰匙”!

不,網友們的點,都放在了發型和臉型上。

“寸頭顯臉長。”

“光棍只能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估計又要有一群光棍要哭暈了。

原來,網友們心中的“勵志”,和雞湯圖完全不在一個軌道上。

明明是:自己在呼呼大睡,但成功的人已經聞雞起舞了。

卻被解釋成:學英語和屁股困。

這個更厲害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登高望遠”,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踩書上面。

“踩書那個沒有素質大聲喧嘩。”

嗯,素質很重要。

但我忍不住咆哮了:難道讀書就開拓眼界就不重要了嗎?

“多看書,可以啟發智慧”,你看,就連鎖頭都能被讀書打開。

嗯?評論里的那個“開鎖師傅”是個什么???

我看著手里的鎖頭,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曾幾何時,自以為鐵石心腸的我,被各路情感雞湯感動得淚流滿面,但現在,還會流淚,只不過,這次的淚,是笑出來的。

老來失伴,眼淚都在眼眶中打轉了,然后默默地在心中發誓:一定要珍惜眼前人。

可是,這樣的傷感,評論區一概沒有。誰來給解釋解釋:“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是個啥?

這讓我陷入了自我懷疑:莫非我看不懂這個圖,是因為小時候幾何沒有學好?

看了這些,我們不得不承認,反雞湯還真是比雞湯更盛行。

電視代表“快餐式娛樂”,書籍代表“沉淀的知識”,而桌子代表著思想境界。

是應該選擇書放在上面,還是電視放在方面,明眼人一看便知。

但網友,卻偏偏就事論事,討論起天線來了。

這難道不是在說“黃魚和其他魚不同,與眾不同才能有出路”嗎?

當然,不是。至少,這屆網友認為不是。

我不信自己能力不行,又找來一張圖。這圖,妥妥地說明的是教育問題吧!

但,結果,又錯了!對不起,我沒見過大蛇丸,孤陋寡聞了。

看了這么多評論,發現了個共同點。

那就是:大家都不想去探究圖片背后的意義,而是就圖片論圖片,用“討論圖片內容”,來代替“說教和灌輸”。

這是為啥呢?好好的雞湯,為什么就不管用了呢?

試想一下,當我們經歷著生活的磨難,頂著太陽送貨、淋著大雨走路的時候,哪里有心情體會雞湯呢?

這些評論仿佛在說: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想說出來(做不到)。

那么,反雞湯是最近才涌現出來的嗎?也不是。

其實,很多名人也都說過反雞湯的話語。

王爾德就說過:“我年輕時以為金錢至上,而今年邁,發現果然如此。”

王朔也說過:“最純潔的關系,是金錢關系。”“交朋友還是酒肉朋友比較好,酒肉在,朋友在。”

赤裸裸地說著金錢和感情。

所謂“反雞湯”,并不是一味地抱怨和否定道理,而是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讓自己接納。

原來,在這個充滿壓力和焦慮的社會,我們更需要詼諧來緩解。

與其被治愈,不如自愈。#頭條文章養成計劃#

本文作者 | 花久菜責任編輯 | 淡淡翠策劃 | 藍橙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