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要聞 >

記者在現場丨給大地“做CT”-環球觀熱點

2023-06-25 06:54:43    來源:遼寧日報


(資料圖片)

盛夏的傍晚,在鞍山市第十三中學對面的鞍山路上,一場“人工地震”正在發生。

一輛形似小貨車的作業車發出“突突突”的轟鳴聲,車身后,能夠升降的平板部件慢慢貼近地面,每次接觸都會引起地面的一陣震動。記者站在旁邊,腳底略感發麻。

“我們正以淺層人工地震的方式進行城市活斷層探測。這是可控震源車,為模擬震源。”現場數據采集野外技術負責人劉迎介紹,“在道路兩側,我們安放了檢波器,能夠檢測到能量波,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以波形呈現出來。”順著劉迎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幾個橙色的儀器插在路邊綠化帶的泥土中,間距相等,依次排開。

為何要開展此項工作?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萬波給出詳細解釋。

“斷層是存在于地殼中的破裂面。我們開展淺層人工地震探測,就像是為大地做了一次CT,不僅要確定這里有沒有斷層通過,還要分析其發生地震的危險性。”萬波說,若經研判發現,某處的活斷層能夠產生較強地震引發地表破裂,那么就要避免在此處增設建筑,而如果只是能引發地面震動,則適當加強防震措施即可。

據介紹,作為我省地震災害風險普查的一項重要工作,活斷層探測對防震減災、城市建設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萬波介紹,此次鞍山市活斷層探測工作共設計了10條測線,預計7月底完成。其間,省地震局將持續推動鞍山市城市活斷層探測工作,評價斷層的地震危險性和地震危害性,建立活斷層數據庫與信息咨詢服務系統,并以此研究成果為基礎,科學制定鞍山市城區防震減災決策,為國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建設等提供依據。

(遼寧日報 記者 劉 璐)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