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環球熱推薦:高溫模式下各大商場如何趁熱打鐵?

2023-06-28 10:45:11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高溫模式下各大商場如何趁熱打鐵?

持續高溫天氣下,購物中心成為消費者鐘愛的避暑場所。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北京全市60個重點商圈以節聚勢,客流量達2068.1萬人次,同比增長76.8%。其中,包含餐飲、娛樂、體驗業態的夜間經濟成為主流消費形態。

供需兩旺的火爆場景讓人興奮,也給人啟發。夏季是人們出行和消費的傳統旺季,特別是在“后疫情”的今天,如何更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提振經濟的復蘇動力,成為一個普遍關注的話題。有媒體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今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結論科學與否暫且不論,但今年6月以來,我國華北地區確實備受“烤”驗,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經歷一次高溫天氣過程。通過提供涼爽空間和文娛活動,既能讓廣大市民的消夏體驗更為精彩,也能于無形中聚攏人氣、刺激消費。這也是各大商場趁熱打鐵的發力契機。

在消費需求個性化、消費場景多元化的今天,購物中心“獨霸天下”的時代一去不返,而且隨著人們習慣了“網上購物、輕松比價”“手機下單、馬上送達”,線下購物的比較優勢不再明顯。近些年,已經有太多昔日風光的商場黯然謝幕。反觀那些后起之秀,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就是“情景+購物”,通過場景化設置、互動性設施等吸引人們前來打卡,強化沉浸式體驗。事實證明,這份身臨其境的快樂是虛擬場景替代不了的,也恰是購物中心的潛力所在。

如今,盛夏時節天然地幫助商場完成了引流,如何留住客人考驗著運營方的智慧。在國風市集、親子體驗、深夜食堂、落日音樂會等常見活動之外,繼續豐富產品供給,及時回應市場變化,才能博得消費者的青睞,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

當前語境中,這種能動性不僅關乎商場的經營,更關系經濟社會的發展。誠如經濟學者所言,上半年,“重啟效應”使得中國經濟的需求面和供給面均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消費和服務業增速大幅反彈,有效逆轉了去年四季度的加速下滑態勢。但經濟復蘇道阻且長,很難一蹴而就,經營主體和消費者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恢復對經濟的“信心”水平。

這樣的背景下,多措并舉弱化疤痕效應成為當務之急,方方面面都要圍繞這一任務用功發力。既然消費,特別是接觸型、出行類消費成為增長點,那么就應當不斷為其發展破障礙、通堵點,并結合夏日經濟、夜間經濟的特點,持續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廣大市民愿消費、想消費,將有效助力城市經濟以進固穩、總體回升。

商場里的人潮涌動,是消費潛力的象征,是經濟回暖的信號。北京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相信隨著一系列硬招實招的逐步落地,消費所蘊含的乘數效應也將得到更大程度激發。(崔文佳)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