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觀察 >

千億地產增持未實施!

2023-09-09 15:32:13    來源:中國基金報

今年四五月間,相當一批地產股受1元面值退市條款“黑洞”虹吸,走到退市邊緣,陽光城、泰禾、藍光發(fā)展等至少8家地產公司最終退市。而彼時,金科股份、*ST泛海、榮盛發(fā)展、世茂股份等則通過發(fā)布增持計劃、資產重組計劃等手段積極自救,勉力維持股價在1元以上,目前看來基本脫離險境。

從這幾家房企增持計劃的實施情況來看,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出手,有的不設增持價格上限持續(xù)在買,有的上調價格上限繼續(xù)實施,唯獨曾經的千億房企榮盛發(fā)展一股未買。9月8日晚,榮盛發(fā)展公告稱,“自2023年6月9日至2023年9月8日,本次增持計劃時間已屆滿,由于未滿足增持條件,本次增持計劃未有實施”。


(資料圖片)

榮盛發(fā)展曾在6月8日晚公告,25名董監(jiān)高擬合計增持不低于7565萬元不超過億元,卻給出了一個極低的價格上限元/股,這一價格僅比當時元的股價高了3分錢,空間3%不到。與此同時,公司拋出注入新能源標的榮盛盟固利的方案,復牌后股價連收五漲停,更是把元的增持價格上限遠遠甩在了身后。

除了增持未實施,三個月過去了榮盛發(fā)展的上述重組也未有實質性進展。目前公司還正在推進定增,計劃向資本市場募資近29億元。

擬最高增持億實際一股未買

今年5月中下旬,榮盛發(fā)展跟當時地產板塊的不少標的如陽光城、宋都股份、嘉凱城(這些目前都已退市)等一樣出現持續(xù)跌停,股價快速向1元“生死線”靠攏。5月24日和25日榮盛發(fā)展連續(xù)兩日跌停,股價已經來到元/股,市值僅51億,比歷史高點跌去90%以上。

此時公司緊急停牌,宣布重組新能源標的榮盛盟固利,并在重組預案出爐的同時在6月8日晚公告:

“基于對公司經營發(fā)展的信心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和未來持續(xù)發(fā)展前景的充分認可,公司部分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干計劃自2023年6月9日起未來3個月內,以自有或自籌資金按照增持價格為不高于元/股、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對公司股票進行增持,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7565萬元、且不超過12050萬元”。

由于該增持計劃的價格上限元比當時公司股價元僅高出三分錢,且實施期限只有三個月,彼時就有不少投資者質疑公司誠意不足,或僅是解燃眉之急的安撫市場信心之舉。

果不其然,6月9日復牌后,或受重組新能源資產消息刺激,公司連續(xù)收出五個漲停,此后股價有所回落但最低也在元。而隨著7月中下旬跟隨地產板塊整體的一波拉升,榮盛發(fā)展股價甚至來到3元以上,最近的一個多月有所回落,但最新價也有元,遠高于元的增持價格上限。

這樣到9月8日,三個月增持期限結束,榮盛發(fā)展計劃增持的25名董監(jiān)高集體一股未買。

同期公告增持房企均有買入

四五月間,為扛住1元面值退市生死線,拋出增持計劃的遠不止榮盛發(fā)展一家,至少還包括金科股份、*ST泛海、ST世茂、*ST新聯等房企,有的還是控股股東和董監(jiān)高齊上陣。從截至目前的實施情況看,上述房企都有不同程度地出手。

銷售額一度超2000億的金科股份,于2023年5月25日披露了《關于公司部分董監(jiān)高及核心骨干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18名董監(jiān)高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六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不低于500萬,且不超過1000萬元,增持不設定價格上限。8月26日公司公告,增持計劃時間已過半,上述增持主體已增持萬元(不含手續(xù)費)。

與董監(jiān)高前后腳,金科股份還在5月23日披露了控股股東金科控股計劃自2023年5月23日起六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股份,金額不低于5千萬且不超過1億元,增持價格不高于元/股,彼時金科股份股價為元。8月24日公司公告,增持計劃時間過半,金科控股已增持1927萬元。

*ST泛??毓晒蓶|中國泛海則計劃自2023年6月5日起(含2023年6月5日)3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增持金額為5000萬元-1億元。9月4日公司公告,泛海控股合計增持金額為5004萬元,上述增持計劃完成。

ST世茂控股股東峰盈國際或其一致行動人上海伯拉計劃自2023年5月31日起3個月內,增持不低于1 億元且不超過2億元的公司股份,增持價格不高于元/股,而公司股價彼時為1元。截至8月3日,此次增持計劃期間已過半,峰盈國際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伯拉已增持萬元。

與此同時,為完成增持計劃,峰盈國際方面還將增持價格上限由元上調至元,同時增持期間延長9個月,總體增持期限不超過12個月,增持計劃的其他內容不變。

新華聯則于2023年5月20日披露了《關于控股股東計劃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新華聯控股擬增持1億元-2億元,自2023年5月22日起3個月內實施完畢。截至8月21日,本次增持實施期限已屆滿,新華聯控股增持金額為萬元(不含交易費用),也兌現了增持計劃。

重組新能源標的未有進展

榮盛發(fā)展在緊急停牌應對退市危機之時,股價之所以能迅速脫離1元上方危險區(qū),與前述拋出的重組新能源標的榮盛盟固利的消息不無關系,雖然后者的資產質量并不怎樣。

5月28日晚,公司發(fā)布關于籌劃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暨停牌的公告,簡單披露了交易事項。公司擬以發(fā)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榮盛控股持有的榮盛盟固利%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榮盛盟固利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及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公司稱,本次收購有助于公司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但從榮盛發(fā)展在6月17日披露的重組預案來看,榮盛盟固利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并不好。其2021和2022年分別虧損5億和億元,賬上貨幣資金分別只有3400余萬和4200余萬元,而兩期末的存貨卻分別高達億和億元。

如今三個月過去了,該重組并沒有實質性進展。就在9月8日晚公司公告,“尚未發(fā)現可能導致公司董事會或者本次資產重組交易對手撤銷、中止本次交易方案或對本次交易方案做出實質性變更的相關事項,本次交易相關工作正在進行”。

與此同時,公司還在推進定增,擬向符合中國證監(jiān)會規(guī)定的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其他機構投資者、自然人等不超過35 特定對象發(fā)行股份,擬募集資金不超億元(含本數),扣除發(fā)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用于投資三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補流達到億元,占比約三成。

榮盛發(fā)展還在9月8日的董事會上通過了《關于境外存續(xù)債券展期方案的議案》,擬通過境外關聯實體在中國境外對存續(xù)債券進行展期,展期規(guī)模不超過億美元本金及相應利息,期限不超過7年(含7年)。

公司的資產重組何時有實質性進展?定增能否吸引到投資人參與?最長七年的債券展期方案能否得到持有人同意?中國基金報將保持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